阅读历史 |

两难(1 / 2)

加入书签

“这和方才离开时,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李七娘笑。

她扭头看了叶阿叔一眼。

“那阿叔想想,这中间都发生了何等样事。”

今天来吊唁的人多,细细碎碎的,发生了许多事。却只有两件大事,御史大夫凌驿淮携二子前来吊唁,以及李氏族人携家带口进院来闹事。

他们此刻谈论的正是凌驿淮前后态度莫名其妙的转变。

自然不可能与这件事相关。

“女公子的意思是,御史大夫对您处置李氏族人的做法有异议,所以刻意疏远了我家。”

这也是李七娘刚刚想通的。

她曾听李昌良提起过两次,御史大夫凌驿淮是个刚正不阿,却小心谨慎之人。哪怕是给证据确凿的犯人定罪,他也会引经据典,通阐古义,写进给皇帝的疏奏中,呈上去。

如他这等样人,应是无论与谁说话都和气。

哪怕心里极讨厌一个人,也绝不会表露出来。

或许,在凌驿淮看来,李七娘处置李氏族人的行事方法太过极端了。

小寒也想明白了。

她有些不忿。

“这凌大人怎么不听人辩解呢?”

“咱们女公子这明明是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是那些人欺人太甚,一直不把女公子说的话当一回事,否则谁还愿意在自己父亲葬礼上闹这么一出丢脸?”

李七娘无言以对。

叶阿叔也是。

小寒或许不懂,可叶阿叔明白,李七娘更加明白。

像凌驿淮那样,能从长安令衙门的一名小吏,一步步爬到御史大夫高位的朝廷重臣,必然是极其爱惜羽毛,且不愿意承担一丝一毫风险的。在凌驿淮看来,李七娘今天的极端形式就是风险,而且系数极高。

所以,他才要远离。

“那……”

叶阿叔震惊:“那凌大人今天来,不就是添乱吗?”

“长安城里那些一直紧盯着他的人,不会因为他躲在孩儿们的车驾里,就真的查不出他的踪迹。”

是呀。

李七娘怕的也是这个。

她脚步忽然顿住。

片刻,转身往姚氏院子里去。

姚氏又病了,一进院就能闻到里面冲天的药气,李七娘到的时候,胡媪正在门口的台阶上给姚氏煎药。

“女公子。”

她连说话都刻意压低了声音:“李家人来闹了这么一场,惹得女君伤怀垂泪,眼睛都哭肿了,这才刚刚服了安神药睡下。若是没有要紧事,还是等明日早膳再说吧。”

李七娘步子一顿。

只能无功而返。

说到底,她太年幼了,许多事情都需要经过姚氏同意。

可现在挡在她面前的头一阀,就是要想尽办法,不让姚氏把自己困住在愁苦之中,继续这样三天两头的病下去了。

“阿媪在阿母身边伺候,也要多宽慰着她些。”

“院子里还有许多事,等着阿母拿主意。”

胡媪自然应了。

保证一定尽心竭力劝慰姚氏,使她早日恢复精神,主持府中大事。

李七娘愁眉不展的从院里出来。

小寒小心翼翼打量她的神色:“女公子,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七娘也不知道。

姚氏这般娇弱,想来对李昌良在外头的那些事情一点都不懂。如今,这院子时刻都可能陷入危险,若是找不出个主持大局的人,到时候她与姚氏有没有命继续活,都要两说。

还未等她提及。

叶阿叔就已叹息着开口。

“真是难为女公子了。”

“女君身体一直不好,李家那群人实在不要脸面,就连女公子的外祖家也都指望不上。您小小年纪,就得被推出来操持这样大事。当真是难办。”

确实难办。

李七娘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和外头的人周旋,可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要动摇这个家的根基的,必须得到姚氏支持。

“还是等阿母明日醒了再说吧。”

这一晚,李七娘翻来覆去,始终未能安睡。

待到天快亮时,她特地对帐子外守夜的小寒交代了一番,让她到姚氏那里守着,一旦姚氏起身,就来通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