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百姓苦(1 / 2)

加入书签

照这物价,当初在谢大夫家是不是给多了?

驴车上,乐尧忍不住询问。

“肯定啊,我可心疼了。一路上憋着火,到衙门口都没忍住三叔,以后您出门都要带着我!省着点!”少年语重心长道。

乐尧认真的嗯了一声:“对不住。”

“三叔您是长辈不用道歉的,再说了,您花的是自己的钱。”

“不是我的,是家里和族里的,也有你的一份。”乐尧伸手摸了摸少年的脑袋,心里却在想世人是不是比自己知道的还清苦。

随着驴车缓缓驶出县城,往西边的河中乡方向走。

一路上可以看见由土筑成的路标——堠子,上面插有木牌、石刻,相隔五里均匀出现,标志着出行的距离。

等看到第三个时,赶驴车的老丈说:“贵人们,河中乡到了,接下来往哪走?”

“老丈,带我们去往年发生洪涝的地方看看先,而后去附近的村庄。”

“贵人喊我老汉就行,接下来的路很是颠簸,两位贵人坐稳扶好。”说话者一脸羞愧,竟然用上了老汉这个蔑称,让乐尧莫名难受,一个称呼而已,何至于此?

老丈确实没骗人,驴车上的两人被颠得东倒西歪,几次都险些翻下车。

“对不住!对不住!”河中乡常年积水,道路坑坑洼洼。

把驴车当传家宝的老丈注意力都在驴蹄之下,深怕它踩到深坑崴到脚,拉着缰绳的手时不时偏移方向,后头车架摇晃得更加厉害,可真是苦了乐尧两人。

“不碍事,这就到了吗?”等驴车停下,老丈从旁拽了把青草喂食。

“到了!前方驴车过不去,贵人们如果还要往里,就得步行,可鞋袜就得糟践了。”

乐尧下车,望着远处大片农田荒废杂草丛生。“这些田地就这样荒废了吗?”

“可不是!每年六七月都会发大水,种了庄稼也白瞎!”老丈忍不住开口。

他家老婆子是河中乡人,发大水时逃到他们水来乡。这些年总念叨水来乡没有河中乡水源充足,名不副实。

她也不想想,有水怎么还会取水来这种名号,就是求个好兆头啊!解释也不听,真让人无奈,说话的语气就带着一丝幽怨。

“哪像我们水来乡,除了旱了些,什么都好。”

乐山心里嘀咕:什么都好?你还每日卯时就到县城揽生意?起早贪黑图什么?还是他们衔州乐家村好,什么都好,还出了三叔这十里八乡头一位举人!

看到一旁少年不知道想到什么捂着嘴偷乐,乐尧轻轻敲了敲他的额头说:“老丈,看来您很熟悉这地方,方便说说吗?”

“贵人想知道,老汉就说了,话可能不太好听,贵人别见怪。”得到乐尧点头鼓励,老丈咽了口吐沫继续道:“这河中乡十几年前还是个好地方,处处是良田,每年秋收都要把我们羡慕死,谁家小娘子若是嫁到河中乡,就是跑进富贵窝了,谁曾想后来连年发大水。喏,那些农田都被糟蹋了,渐渐的大家都往外搬,我都怀疑这里没人住了。要不是贵人您面善,我都不敢载着您往这边赶。”

“官府都没有人来赈灾救济吗?”乐尧问。

“官府?贵人说的可是县城衙门里的那些?没听说过,往常可以看到蒋县蔚在衙门街附近巡逻,可其他官人老汉没有见过,至于救灾什么的,就更不可能了。”说着老丈唏嘘起来。

当官的哪管百姓死活,他们乡有一村子恶霸打伤了人,去了衙门都没让进,最后还是求着乡长出面,那恶霸才收敛点,可也好久没听说那村子的消息了,只怕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看到他面露苦色,乐尧张了张口又憋回去了。

沉默了一会才说:“老丈再带我们四处走走,看能不能找到人家。”

半个时辰后,总算看到炊烟,入目只见三间残破的竹屋,依稀有一男一女身影,门口稚童兴致勃勃地捏着泥巴玩。

听到驴车的动静,男主人快步从屋里走出来,把孩子抱了进去,不曾看到正脸。

“你们是?”看驴车停在自己院门前,男人站在栅栏前,沙哑的声音响起。

“某路过想讨碗水喝!”乐尧躬身回道。

“稍等!”男子进门片刻,拎着一只竹筒出来。

“我家没有水壶和陶碗,若是不嫌弃就用它吧。”想起拿去换米粮的家伙什,男子眼神有些落寞。

乐尧双手接过道了声谢,先是往老丈随身带着的竹筒里倒,随后拿起隔空喝了一口,入口甘冽,水质极好,再递给乐山。

“谢谢贵人!”老丈激动地说。

“谢谢三叔。”乐山露齿笑。

看到这情景,浑身戒备的男子松懈了几分。

“郎君若是方便,可否告知在下河中乡乡长住在何处?某有事来访!”乐尧语气温和,面带微笑。。

青年男子闻言诧异地看向他:“河中乡乡长?正是家父,去岁亡故。”说到亡故,眼中并无悲戚,尽是麻木。

“抱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