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11情志波动导致虚实之症,及阴阳失衡诱发的危机(2 / 2)

加入书签

中医讲究“情志致病”,认为人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过度喜乐,如同春日里过盛的阳光,虽然温暖人心,却也易使体内之气过度升发而失去平衡,导致“气易下陷”,就像是吹得过大的气球,突然失去了支撑而塌陷。

而过度悲哀,则如同秋风扫落叶,带来一片萧瑟与凄凉。悲哀之情过甚,会耗散心气,使得原本应该运行流畅的气机变得涣散无力,即“气易消散”。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若消散,血行自然迟缓,如同河流失去了水的推动,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导致“脉道空虚”,即血脉中气血不足,难以充盈脉道。

至于“如果病人在吃生冷的饮食,寒气乘虚而充满于经脉,就会使血气滞涩”,这更是中医“外邪入侵”理论的生动体现。当人体正气不足,尤其是气血虚弱之时,外界的寒气便容易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生冷的饮食,正是寒邪入侵的一个常见途径。寒气入体后,会凝滞血脉,使得原本就运行不畅的气血更加滞涩,加重病情,形成所谓的“虚症”。

黄帝说已医经上所说阳虚则产生外寒,阴虚则产生内热,阳盛则产生外热,阴盛则产生内寒,我也听过这种说法,但不知道其中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诸阳之气都是受气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实际上是在阐述中医理论中关于阳气的分布、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观点。

在中医理论中,上焦作为阳气生发与汇聚之地,如同太阳之于大地,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提供温暖与活力。这些阳气通过经络血脉的输送,遍布全身,特别是对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起到了重要的温煦作用,使我们能够抵御外界的寒冷侵袭。

然而,当外界的寒气过于强大或我们自身的防护机制出现问题时,寒气就有可能乘虚而入,侵扰我们的身体。这时,上焦的阳气可能会受到压制,无法顺畅地宣发至体表,导致阳气在外达的过程中受阻,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