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竞 标(1 / 2)
裴语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
尽管改革委员会的工作十分繁重,但裴语迟仍然热爱着自己多年来的主持工作。他理解作为一名主持人的责任和担当,不会离开熟悉的工作和观众。所以,从他准备方案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兼顾两种工作的准备。
于是,裴语迟便开始了他奔波在两种身份之间的生活。一个月的时间,裴语迟要统筹改革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并培训大家的工作方法,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此同时,他还继续兼顾主持工作,参加节目录制,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他习惯了在路上吃饭,在车上补眠,工作量前所未有。不过,裴语迟一向工作努力,即便面对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他也能妥善安排,使两种工作都能得以发挥最大效能。
尽管裴语迟的工作让许多人感到劳累,但是大家也由衷佩服他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希雅的公司名为“太昊科技”,自上次投资人建议后,被列入公司下半年重要规划的项目之一,如今经过一个月筹备,这个人工智能应用媒体联动项目已经开始启动了,按照招投标规范程序,今天举行的是资格审查与第一轮初评程序,以确保投标方具备基本资质并初步评估方案质量,一共有十家机构参与竞参。
会议室里,十家机构代表已经就座。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方案报告,准备向评审团介绍各自的方案和优势。
枫林卫视将这份招募书转到裴语迟的手上时,他组建的新的节目中心才刚刚成立半个月,也是他最忙的时候……
裴语迟垂眸看着手中那本招募书,感受着纸张的触感和字迹间微微透着的墨香。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泛起阵阵波澜。他一直对这一刻有所预见,但当这个时刻真真切切地来临时,他无法掩饰嘴角的微笑。
半年前,当他向顾台提出要布局人工智能,积极培养相关人才的建议时,顾长林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给予了全力支持。要不是顾长林一贯的信任,今日的机会也不会变得如此珍贵。裴语迟一直视顾长林为知心者与支持者,顾长林也不吝啬给予帮助,适时鼓励裴语迟在这条道路上大胆探索。
如今,在顾长林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内容中心”已经初具规模,相关团队也在有条不紊地运作。
裴语迟始终认为,人工智能不应是某个节目的噱头,而应渗透到内容的每一个环节。它应用在视觉效果、互动设计乃至剧情创新上,以先进的理念和手法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体验,让内容产出与众不同。这正是裴语迟追求的最高价值,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内容产业融合的最完美演绎。
眼前的这份项目,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绝佳契机。要在短时间内组建这样的团队并非易事,今天才真正具备这样的能力,实属不易。
一旦此案中标成功,这必将成为行业的典范,也是人工智能内容生态发展的重要注脚,更将使枫林卫视在内容领域上的品牌影响力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扩大提高。
要改变世人对传统媒体的看法,要赢得市场与大众的青睐,还会面临种种质疑,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智慧,耐心和时间。
所以他派出了一手培养的小廖亲自进行路演参加这次角逐。鉴于此,给小廖下达了死任务,务必拿下。
……
小廖坐在会议室的休息室,他反复锤炼裴语迟教他的那套路演策略打法,甚至他还在考虑,不到万不得已,他尽可能不要抛出他的底牌,至少这个所谓的应对方案还有转圜的余地。
不管怎样,他是身负重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准备上台进行最后的搏击。
……
“各位代表,我们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此次内部论证会的目的是评选三个最适合参与我们人工智能项目应用推广的媒体合作伙伴。我们会综合考虑你们的影响力、受众面、内容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选择最优秀的三家机构作为候选,最终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决定合作方。请大家积极介绍你们的媒体情况和项目方案,与评委进行充分交流。”太昊科技的市场部总监倪可开场道。
枫林卫视抽签将第一个出场进行路演。
小廖深吸一口气,迈布走向会议室的台中央,他从容淡定地扫了一眼台下的评委,开口介绍道:“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枫林卫视新节目中心的执行制片人廖敦敏。我们的方案是打造一个大型的人工智能应用真人秀科普类型的综艺节目……”
小廖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思路和创意理念和内容,强调了项目的技术看点,项目要素表达十分清晰。
按照裴语迟角度的表达策略,他信心满满地说道:“各位评委,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与希雅博士的专访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我们早在半年前对人工智能这个产业进行了深入布局,如今更有一支专业从事人工智能内容创作的成熟团队。”
“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赛道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够在内容创新上完全对接项目需求,和贵公司形成强大的技术合力。在视觉效果和科技运用上互为成就,据我所知,我们是先于同行最早深耕这个领域传播机构。”
“此外,作为台里的重点项目,这个节目将获得枫林卫视旗下平台包括台网合一,线上线下、推广营销、舆情监测等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
小廖最后总结道:“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由枫林卫视来运行此项目,必定能推出一档在视觉效果和内容创新上引领行业的节目,它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都将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这也是我向大家展示的另一个优势之一。”
这时,一个评委突然打断了小廖的介绍,示意提问:“请问你们如何补足贵台收视率和影响力的短板?”
小廖经过片刻地思索,然后目光定格在某位评委身上。他的大脑快速地判断,用几乎无法察觉的速度思考着,然而当他答话时,语气却异常笃定,仿佛心中已有定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