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到 任(1 / 2)
裴语迟接受任命后,他第一时间着手筹建新的部门。
他设计了部门的框架结构,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在选择人员时,裴语迟的用人之道让大家刮目相看。他打破常规,看重那些老实勤奋,孜孜以求的老员工;看重那些学历不高,经验不足,但专注学习的新员工;看重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努力钻研业务的基层员工……
在裴语迟眼中,这些人身上都蕴含着一种强烈的上进心和渴望被重视的内在动力。
他更看重员工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和成长潜力,而不是仅仅凭借资历,关系进行选择。
裴语迟的用人观念中,每个员工都应该有发挥才能,获得认可的机会。
当这些平日里不被重用的员工收到被选拔进入核心部门的通知时,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感到极其意外。
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因为缺乏自信,对未来的工作充满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感激,责任和决心。希望通过以自身的努力来回报这样一份知遇之恩。
进入新的岗位后,这些员工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他们努力学习,与人交流,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充满了干劲和斗志。
裴语迟深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他坚定不移地给予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会。
鼓励大家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尝试。通过在新的部门进行强化培训和磨砺,让员工的潜力从根本上得到开发,这极大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原本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能力差距,变成了一种互补的认知,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
这种正向的观念被赋予到工作中,团队由单打独斗的个体,转变为具有共同目标的利益共同体,从“卷”发展成为一种共赢。
改革让员工形成了集体荣誉感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工作发展成为一项事业,而非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
裴语迟的改革,不仅仅是改变制度和流程,更赋予了对人性的理解与挖掘。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潜力,每个人的努力都应该被看见和赋予意义。
他常说,就像木桶理论,木桶的容量由最短的板决定,组织的发展也取决于每个员工能力的发挥。
在他心中,只有当组织能让最小的微光同样闪耀,这才是组织存在的意义。
随着人员逐渐到位,裴语迟制定详尽工作路线图。他每天早上召集人员开会,甚至从零开始培训工作方法,其他时间和各部门深入沟通,每日工作下班前再与部门人员一同复盘工作,在他指导下,除了特殊岗位,加班的情况少了,其他部门见状无不艳羡不已。
裴语迟很快就看出,大家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参差不齐。年轻人热情主动但经验欠缺,需要经常给予指导。
老同志虽然工作情绪稳定,但是思维保守,需要经常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有些人员虽然工作效率很高,但是过于注重个人成绩,需要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有同事在会议上直接质疑裴语迟的指导方向,也有的只在背后嚼舌根。
裴语迟一方面严厉批评这种行为,一方面也耐心地跟不同的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裴语迟和每个人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经常组织人员一起讨论工作,让大家有更多互动的机会,赢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渐渐地,改革方案实施工作委员会组织搭建工作基本完成,真正的方案落实工作才刚刚展开……
然而,改革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
在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大家对新政策的理解不一,执行起来也有偏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