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2 / 2)

加入书签

话一出口就懊悔不已,我怎么这么多话呢?这才刚知道姓、名都不知道的人呢!

果然美色误人啊!从看到这长衫文士和黑衣少年,她的戒备心都降低了。

她家孩子多,她对孩子从来奉行的都是鼓励教育。

两个亲卫虽然比她大几岁,但她两辈子为人,是把他们当弟弟看的,还有一个嫡亲的亲弟弟,另有三个现在才几岁的侄儿侄女。对这些孩子,她是把他们从小夸到大,日日夸时时夸,变着各种花样地夸。

夸习惯了,这时对着刚认识的人夸奖的话也随口而出了。

郑远钧咬着嘴唇,脸上满是懊恼。

长衫文士挑了挑眉,笑道:“不知刀法师承何家?”

这可真是一个心无城府之人,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

他这一笑,虽然脸上有伤疤看不太清笑容,但郑远钧一眼看过去,马上忽略了他的脸,被他的双眼吸引住了。那眼中绽放出满满的笑意,如春暖花开,让人如沫春风。

“怎么会有如此风流的人物啊!”郑远钧暗自叹息,“也不知他年轻时是何等风采。”

“郑家,祖传三百年的郑家刀法,是郑家先祖偶遇奇人所授,天下数一数二的刀法。”杜明抢着回答,仰着下巴,一脸骄傲。

“……”郑远钧捂脸。

这傻孩子怎么就把她爹的吹嘘之词当真了呢?这么多年都深信不疑,逮着机会就要炫耀一番。

郑家刀法即使厉害,也不能夸口说天下数一数二啊,你都没出过信州,知道天下有多大吗?即便要夸天下数一数二,当着熟人夸夸也就罢了,怎么能当着才刚见面,什么底细也不知道的外人夸呢?

万一别人较真呢?你还要和别人比一下刀法吗?

怕什么来什么,这不,郑远钧马上听到了一声冷哼,声音还不小,庙内几人都听到了。

是那黑衣少年,他哼的。

看看他腰间配的大刀,郑远钧有些心虚,不会真要当场比比刀法吧?

杜明也看到了那黑衣少年的大刀,下巴抬得更高:不服气?来比一场!

“是信州郑大都督的郑家吗?”长衫文士看着杜明脸上的跃跃欲试,微微一笑,这也是一个心无城府之人。

这样的人应该好套话,在信州最大的郑姓是郑大都督,于是他先从最大的猜起。

“咦?”杜明睁大了眼。

郑远钧惊讶地看着长衫文士:真聪明,这都能猜出来。

曹刚正要矢口否认,看到郑远钧和杜明脸上不打自招的神色,顿觉牙疼,放弃地闭上了嘴。如果曹刚是现代人,这时候就会来一句:猪一样的队友啊!

长衫文士展眉笑道:“失敬,原来是郑大都督家公子。”

还准备多猜几次的,不想一次就猜中了,那就继续猜下去。

“先生客气了。”

曹刚双手蠢蠢欲动,只想上前去摇醒郑远钧。

二公子,你听清楚,他先前只猜你是郑家的,你承认便罢了,郑家远亲也是郑家的。他刚才说的可是郑大都督的公子,你怎么这么干脆地就默认了?

你不会没听出其中的区别吧?

曹刚摇摇头,也怪不得二公子,实在是这人套路太深了,让人防不胜防。二公子向来直率,哪是这人的对手。

那黑衣少年和两个褐衣人都看过来,眼中是忍俊不住的笑意。

这两人真是直白,这么容易就被套出底细了。

先生对上这两人,可真是杀鸡用牛刀。

郑远钧正和长衫文士客套着,紧挨她坐着的曹刚突然身子紧绷,手握住了刀柄,脸转向庙门口。

除了郑远钧和那长衫文士,其余几人都是武者,耳聪目明,这时听到了庙外的动静,都拿着兵器,站了起来。

过得一会,郑远钧也听到了庙外急促的马蹄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