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2 / 2)

加入书签

“简直闻所未闻。”

“二公子真是神人!”

……

郑远钧笑吟吟听着,这些夸奖她爱听,还可以多夸夸。

杜明冲她挤眉弄眼,曹刚皱眉瞪了杜明一眼。

曹刚和杜明两人都是她的亲卫,是她身边最亲信的人。三人从小相伴长大,相处十分随意。

-

“玉狐公子来客栈了!”忽然一声喊。

众人利益相关,马上抛下二公子的话题,齐齐涌到窗边或门外向云来客栈张望。

郑远钧从窗口望出去,看到三辆马车停在客栈门口,马车上下来几个人,簇拥着一个戴着狐狸面具身穿华美衣裳的男子走进了客栈。

看不到人了,她遗憾地收回视线。

听说玉狐公子有五十几岁了,还这么爱美,穿的衣裳真是漂亮啊。这么爱美的人偏偏小时候脸被烧伤了,所以要戴着面具,也不知道心里多难受。

众人转回酒楼,在原位坐下,没吃完的继续吃,吃完的坐着等未时。没有新的客人进来,酒楼老板也不赶他们走,任他们坐着。

坐着无聊,众人纷纷闲聊起来。

“也不知这次玉狐公子拿了多少货来,我上次就没抢着。”

“每次拿的货都不少,但每次都有空手而归的人,实在是要货的人太多了。”

“谁不想要啊,转手就是大利润。”

“听说把香皂运到京城,价格要翻三番,洗发水稍微少点,也接近三番了。”

……

“这样的巨额利润,怎么没人来抢香皂配方呢?说到底玉狐公子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一个人压低了声音。

几人齐声鄙视他:“你不知道香皂有信州太守的分成吗?”

“哦,是这样……”那人挠了挠头。

郑远钧在一旁点头,就是这样,玉狐公子可聪明了,怎么会给别人抢他生意的机会。

-

三人吃完了饭,杜明清了清嗓子:“二公子,我去了。”是一个沧桑的老年音。

“好,我们在城门口等你。”郑远钧笑道。

不管听多少次杜明的变音魔术,她始终觉得神奇。

正是因为杜明的这个神奇功能,三年前她才不怕暴露身份,派杜明去和玉狐公子谈判,卖出了香皂方子。她以技术入股,占香皂利润的三成,每个季度结一次帐,今天和玉狐公子约好了午时去云来客栈拿钱。

杜明的伪装技术非常到家,玉狐公子至今都不知道和他合作的是都督府二公子。

曹刚叮嘱道:“先找个地方把衣服换了,假胡子贴牢,别掉了,斗笠往下压一点遮住脸。拿到银子在街上多兜几个圈,别被人盯梢了,别和他讲多余的话。”

他担心杜明这个直性子被玉狐公子套出话来,暴露二公子的身份。可惜他不会变音技术,不然就他去了。

杜明拍着胸脯:“放心,我都拿过多少回了。”

曹刚瞪他一眼:“别得意忘了形。”

怎么更加不放心了呢?没办法,不放心也只能让他去了。

三人出了酒楼,分头而行。杜明去云来客栈见玉狐公子,郑远钧和曹刚上了马车,往城门口驶去。

到了城门口,曹刚找了一个荫凉地方把马车停下。旁边有一个茶楼,两人进去,点了两杯茶,边喝着边等杜明。

-

一个时辰后,远远地看见杜明走过来了,曹刚仔细观察了一会,确定后面没人跟着他,这才和郑远钧走出茶楼。

三人碰面,一齐上了马车,出了城门,将马车赶上了大路。

他们要赶回安平县郊外的庄子,这三年郑远钧就是在这个庄子上试验种水稻的。

郑远钧掂了掂沉甸甸的袋子,笑眯了眼,将里面的银子拿了出来,数了一遍,又数一遍,数完后摸了摸,恋恋不舍地放回钱袋,满意地道:“比上个季度又多了。”

曹刚看完了她数钱的全过程,一言难尽:“二公子,你实在不差钱啊……”

怎么就掉在钱眼子里了呢?

郑远钧幽幽道:“你不懂。”

你从小在都督府长大,方方面面都给你安排好了,钱财如粪土,只需专心练武,小市民的生活压力,爱钱心理,你怎么懂。

“二公子,要下雨了。”杜明惊呼。

刚刚还是艳阳天,忽然就起了风,天上乌云滚滚,急速地向这边涌过来,眼看一阵大雨就要到来。

马车疾驰,冲到一座庙前。

郑远钧从车厢中跳出来,和两个亲卫急忙跑进庙内。刚走进去,找到凳子坐下来,就听到外面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雨声。

看着倾盆而下的一阵大雨,她不由连声庆幸:“好险!好险!幸亏跑得快。”

-

暂时赶不了路,坐在庙内,听着风雨声,郑远钧的思绪跑得老远。

天下局势眼看越来越乱,在天下大乱之前,她要悄悄地多存点钱,还要把粮食产量提上来,多存点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最重要的是,她要建起一支军队,配上先进的武器,能够保住她的粮食和金钱不被别人抢走,并且一旦天下大乱,要能够护住她和她的家人杀出重围。

她到哪儿去拉一支队伍呢?找谁练兵呢?

她把军队藏在哪儿呢?哪儿她爹不会发现?

……

忽然庙外一声马鸣,还有人语声,两个亲卫顿时警惕起来,拿起刀,站到郑远钧身边,向门外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