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1 / 2)

加入书签

谢书白要抄的书一共有两本,一本《玉狐记》,一本《论语集注》。

《玉狐记》讲的是一个由世家小姐变成的玉狐与书生相爱的故事。书生的感情感动了上天,让玉狐变回了世家小姐,在小姐的帮助下,书生平步青云。简而言之,就是男频爱情爽文。

按照老板的说法,抄书的价格都是一页两文钱,《论语集注》的要求比较高,只要有错字这页都不能用,因此如果抄写时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抄到最后算上纸和墨还亏本;而《玉狐记》的抄写要求低一些,有个别错字不影响,但古代读书人大多看不上这样的“小道”,都宁可去抄那些经典。

谢书白是不大在意这些的,但他不止抄志怪小说也是想借着抄书之事把《论语集注》这类经典也抄一份自己学习用。

这本《论语集注》是本朝大儒周寻的作品,据书肆老板所言,一经推出就很受各地学子欢迎,里面主要记录了论语中各种论述的释义以及具体的在当代朝廷中的例子。

虽然这些例子大多是歌颂之语,比如皇帝赈灾抚慰灾民、为太后戴孝三年尽孝心等等,但在读书材料只有四书五经的时代,这已经是难得生动的指导书了。

谢书白先是拿出《玉狐记》来,无论是谢书白还是原身,都许久没动过毛笔了,骤一拿起难免生涩。

为了不浪费昂贵的宣纸,谢书白先是在草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就开始抄写起来。

在一旁写写画画的江源正写着,突然看见谢书白正在认认真真地在纸上书写。

他也曾看过二哥写字,同样腰背挺直、一板一眼。

可如今谢书白沐着阳光,穿是着寻常的短褐,却格外引人注目。

江源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动起笔来——他希望能永远记录下来这一刻。

等到清醒下来,江源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竟然把他夫君画在了纸上。

江源想要毁灭证据,可这上面有谢书白手把手教他写的两个字,江源有些舍不得。

纠结再三的江源还是放弃了,继续盯着谢书白在窗下认真写字的身影。

谢书白抄了几页,见墨干了,便停下来歇了歇。

抄好的页数都被他依次排在桌面上晾干,乍一看去很是美观规整。

虽然字数不多,但谢书白每写一个字,都要同练书法时一样集中精力才行,毕竟他既要融合原身的笔迹,又得注意字迹工整不出错。

是以如今休息,他也松了一口气。

此时谢书白才注意到,他的小夫郎似乎一直在盯着他愣神。

谢书白在江源的眼前挥了挥手:“想什么呢?小心我检查你功课?”

江源一下子反应过来,紧张地用手捂住了他写写画画的草纸。

谢书白有些好奇江源为什么这么紧张,不过想来是写的不太好看有些不好意思了吧。

他体贴地没有追问,对江源说:“这次我就不看了,等日后我教你写字练字时刻不许这般走神了,我是会检查功课的。”

谢书白的语气故作严肃,吓唬着江源。快成年了想要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谢书白希望江源不要半途而废。

江源心虚地点了点头,听到谢书白说这次不看了,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既然打算教江源读书写字,那就得从最基础的磨墨教起。

“这是砚台,这是墨块,”谢书白往砚台中又加了些水,然后慢慢研磨起来,“加水宜少不宜多,少了可以再补,多了墨迹会变淡。”

“不要加茶水或者热水,也要注意手上有汗要擦干、不要沾水,不然写着写着你就会变成小花猫,纸上、衣服上、桌子上到处都是墨渍。”谢书白说着说着,想起自己小时候刚开始练字时往往会变成灾难现场。

“研磨的时候要保持墨块平正,力度均匀适中,墨块在砚台中要画大圈儿,不要倾斜或者四处乱磨。”

谢书白一边讲解,一边给江源做示范。

“行了,你来试试。”虽然磨好墨需要一番功夫,但磨墨本身实在没什么难度。

江源听到要自己上手,实在有点紧张:“我能行吗?我的手上好像有汗。”

谢书白摸了摸江源的手心,很是温热,确实有些汗,他随意地抓着江源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就把墨块递给了江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