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 章(1 / 2)

加入书签

乔宁透过雕花露窗,瞧见此次督办籍没的官员走进院中,父母亲齐齐下跪行礼。

乔家已是庶民,对朝廷官员理应行跪礼。

只是往日同样身居高位的官员,如今要对同朝为官的同僚叩拜,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时代的习俗便是如此,难怪人人都想要争权夺利了。

那官员头戴乌纱,身着白鹇青袍官服,瞧起来一表人才,赫然便是大理寺丞李益李大人。

李益见到乔青坤携家眷叩拜,忙上前两步把这位昔日的同僚搀扶起身,又对乔夫人虚扶一把。

如此还不够,等乔青坤和杨氏直起身,李益后撤一步,端端正正朝乔青坤行了个躬身礼,心中似有无限感慨,最终出口的只有叹气不已:“青坤兄。”

乔青坤感激同僚顾全颜面,却连忙摇了摇头,劝说道:“大人不可如此,我与贱内已是庶民,怎么能受你的礼,这不合规矩。”

乔宁瞧得清楚,她这父亲神情虽不悲壮,却肩膀微塌、腰身微躬,与身形挺直的李大人相对而立,终究是仕途不顺,壮志难酬,同人不同命。

李益是科举出身,身上自有读书人的清高,心中愤然:“青坤兄为国为民,何错之有,缘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朝中诸臣与李某俱是同样的心思,青坤兄这官被罢得冤!”

乔青坤都想上去捂他嘴了,心中苦笑自嘲不已:“不可说不可说,大人官途坦荡,岂能怀有对皇上不满之心?乔家满门性命都是勉强保下的,罢官籍没已经是法外开恩,在下已经很知足了。”

李益还想再说什么,乔青坤却催促他:“大人快快清查,切不可再僭越言行。”

李益也知道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眼前的事实,新帝继位,再不复先帝在时的清明,如今朝中乌烟瘴气,远离朝堂说不定是条好路,只得把满腹不平先咽下,专心办理差事。

官差一样样把乔家的财产抬进院中清点,再由执笔官一一记录在册。

乔青坤当官这些年,俸禄不少自是不必说,先帝器重他,赏赐之物亦不在少数,只是这一应的财物,大大小小都要充公,一件值钱的都留不下。

乔宁站的角度,透过镂空石窗刚好能看到执笔官登记的文字。

只是不知这执笔官是否新任,还是不在状态的缘故,写出的字迹潦草不堪,好几处连她都认不出来。

父亲是五品官员,呈上去的查抄记档皇上一定会亲自过目,这样的记档呈上去,李益这官儿怕是要丢。

正犹豫要不要出言提醒,就见李益踱步过去,查看执笔官的记录,慢慢皱起眉头。

能当上大理寺监丞的人必定心细,乔宁觉得自己先前的担忧真是太过杞人忧天。

“胡闹!”李益大怒,“写成这样如何呈给圣上!是你脑袋不想要了?还是想要李某这颗项上人头?”

那执笔官吓得一瑟缩,忙跪下解释。

乔宁听到那人解释的缘由即为:近日患病,神思恍惚得厉害,再加浑身乏力,因而写字不稳。

“患病不告假在家,缘何跟出来耽误差事!”李益怒其不争。

怎会告假,乔宁心想,执笔官这等写得一手好字就能担任的职位,太容易被取而代之了,即使患病,能坚持也会坚持。

只是没想到病情加重得厉害,连笔都握不紧了吧。

“这可如何是好。”

李益发愁了,责罚执笔官已是无用,再传唤旁的执笔势必延误时辰,而他带出来的其他人又都是武差,唯一有些学识的副督办张大人出身工部,早已辍笔,写的字可能还不如那个病患。

他本身倒是能写一手好字,但要监查各处,万不能只顾着记档。

乔青坤看出李益的为难之处,走上前提议:“大人,在下有个办法或许可解,端看你是否一用。”

李益请教:“说来一听。”

“在下的夫人杨氏出身书香世家,从小练得一手好字。”乔青坤看向杨氏的目光很是温柔和赞赏,“只是其字风格略显娟秀,不如执笔官员的大气。”

“那又何妨,执笔官员中不乏字迹娟秀者。”李益欣喜,“我自是信得过乔夫人,不知夫人可愿辛劳?”

夫君的话,杨氏没有不愿的。

此时已入早冬,虽不至天寒地冻,执笔写字却十分冻人,这细微的痛楚也够磨人了,乔青坤也是顾全大局,不愿看到李益为难才出此之策。

杨氏正要到案前安坐,忽听得一声清脆好听的女音。

“娘,我的字也不差,让我来吧。”

乔宁至游廊下款款而来,仍作世家小姐打扮,青绦如瀑,仿佛要与这庭院之景融为一色。

李益心惊,满京城只听说乔家女儿和徐家子的事,谁知道乔女竟有这般姿色,而他转念又想到乔宁做过的那些蠢事,想必此女只是美而无脑,华而不实的花瓶罢了,心中的艳慕便淡去几分。

乔青坤微皱起眉:“李大人面前岂可无礼?还不快回房去。”

乔宁宽慰父亲“稍安”,而后来到李益面前,规规矩矩行了个叉手礼,正色道:“大人容禀,小女自小跟母亲习字,虽尚未出师,也能学得母亲字中七八分精髓,这天虽是正午,却寒冷异常,请念及儿的孝心,愿替母执笔。”

这一番话说的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又把女儿家心疼母亲的情怀表露无疑,即便是李大人都无从辩驳。

乔家女儿并不像传闻中的不堪,竟是个知书达理有孝心之辈,李益暗自拨正对眼前女子的固有印象。

“不曾想乔小姐竟能写字,又如此有孝心,青坤兄教女有方。”他多了些真心实意,“既如此,若青坤兄无异,就劳烦乔小姐了。”

乔青坤对女儿此番表现很是诧异,自家闺女何曾有过这么稳重、有礼、又上的了台面的时候,思索是否因家中逢大变故,让这孩子突然转了性儿?心中隐隐生出几分愧疚。

杨氏温柔爱怜地看着乔宁,让开书案的位置,柔声叮嘱她仔细手冷。

乔宁对杨氏微微一笑,旋即把袖中的暖手炉塞给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