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磨豆腐(1 / 2)
老江家豆腐坊的手艺传给了江二叔。
虽然早些年他把做豆腐的家什一并上交到队里,但做豆腐的秘方又不在手艺上,是在点豆腐的卤水上。
所以每到要做豆腐的时候,左邻右舍东街西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
队里按人头,每人过年分得一斤豆腐。家里富余点的,就再提前拿上豆子送到江二叔家里,不用多给加工费,一斤豆子换一斤豆腐,还有腊月二十五那天记得过来帮忙推磨就行。
再加上周边村子打听着他名声来的,江二叔在二十五这天从早忙到晚,满打满算要做六、七板豆腐。
头天晚上,江二叔就把豆子倒进水缸里泡上。
第二天一早,慕青跟着几个知青去凑热闹的时候,第一锅生豆浆已经煮开了。
江二叔见孩子们来了,加快手上的动作,一瓢瓢往滤布上舀豆浆:“过来拿碗接着,刚滤出来的豆浆最对味了。”
慕青才明白,她们一大早不吃饭,拿着个空碗往外跑是为什么了。
煮沸了的豆浆腾起热气,塞满江二叔家的小厨房,也幸亏来的人里没有戴眼镜的,不然还没进去就要被糊住镜片了。
来帮忙的年轻小孩们排起队,一人盛上大半碗,站在院子里捧起碗直接喝。
去了渣子的豆浆清爽顺滑,慕青还没尝出来什么味就咽进肚子里了。
她也不好意思进厨房再要,只能砸吧砸吧嘴,眼巴巴盯着王湛碗里的。
王湛喝得不着急,仔细吹凉之后也是小口慢喝。
慕青的眼神还在路上,她就知道慕青又打什么主意了。心里偷笑,故意留了个碗底,甩着手先进厨房帮忙。
江二婶知道孩子们都是空着肚子来的,盛上满满一盆刚从滤网上挖下来的豆腐渣,去借邻居家的灶给大家烀豆渣饼子。
喝完豆浆,大家又四散开。
来的次数多的已经熟门熟路地套上绳子开始推磨了。
王湛把慕青叫进厨房,让她来看点豆腐。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挑出来豆浆汤上封的一层油豆皮,把卤水慢慢注入豆浆里,小心搅和搅和就是了。
“豆腐花这就成了。”江二叔满意地拍拍手,见厨房里只有慕青和王湛,就给她俩悄悄盛了两碗。
王湛赶紧推辞不要,但架不住慕青厚脸皮,接过来还不忘笑着问一句:“有白糖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