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 章(2 / 2)

加入书签

赵在洹长舒一口气,有这样的家人,他再无他求。

最后是赵渝,她眨眨眼,问出了最为广义的一题:“何以安天下?”

这个题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涵盖的范围太大了。

这次赵在泽没有先动笔,他再三思量,确定好框架方才下笔,从古到今,参考圣人言论和历史事件,又以民生为基调,写下这一篇文章。

为人为官当为国,为国为君当为民。

“甚好。”

大家互相传阅,皆是心有所获。

转眼便是春闱,这次是春闱比往常更要早些。

赵在泽简单收拾好行囊,奔赴这最后的一步。

两边茶楼酒楼都坐满了人,公子们和小厮们都在外边等着,更有人开盘压会元,很是热闹。

“望洲的裴栩也很不错啊,一路过关斩将,很是不凡。”

“还得看赵大公子,正可谓一朝开窍,便一飞冲天!”

“这可是会试,有手段可也没处使。”

“你什么意思?”

“……”

一群人吵吵嚷嚷,庄家不耐烦地拍拍桌子:“要押押,不押走。”

“押!我押第二的庄云彰!”

“我押赵在泽!”

“……”

林子成迟疑片刻,默默念叨着:“你可要争气啊。”

而后他重重拍下百两银,一咬牙:

“全押赵在泽。”

位于茶楼上,正看着这一幕的赵在凌不禁笑了起来:“还算有眼力见。”

赵在洹搓搓手,神神秘秘地取出那条金砖,招手唤来长柳。

“去押我大哥。”

“砰!”

赵在凌一个爆栗打在他头上:“你赌什么赌?”

“可是这盘不就是二哥你开的吗?”

赵在凌磕着瓜子:“生意人的事,算什么赌。”

不论外界如何猜测,身在考场的赵在泽平心静气,一题题做着。

那些古文他已度过不知多少次,阅览不知凡几书册,简单的考校难不住他,他笔墨不停,凝神写下答案。

最后一大题策论,赫然便是“会当凌绝顶。”[3]

他目光微动,揣摩圣上的意图。

这句话意为出众,大卫若想出众,镇压周边宵小,便要增加国力,此题问的是如何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他思量再三,终于动笔。

他们考了多久,在外的人就悬了多久的心,等到三天后,会试结束,人群一窝蜂地涌来,不少人把他包围。

“赵公子,可有把握?”

“赵公子,你以何解最后的策论?”

“公子留步!”

“……”

赵在洹带着长柳和长书费力地挤进人堆,护着他往外走。

“让让——”

“大家且等着放榜——”

好不容易几人才挤了出来,林子成瞧准时机,一溜烟跑到他跟前,焦急地问他:“赵在泽,你有没有把握啊?”

赵在泽有些讶然,林子成居然也过来问他。

赵在凌没好气地说:“他押了你不少银子。”

赵在泽无言以对,只拱了拱手。

“自有考官定夺。”

在无数学子翘首以盼中,又过十天,终于放榜,会元正是赵在泽。

赵府喜气洋洋,常青安更是赏赐全府,连来报信的人也发下赏钱。

时至今日,终于只剩下最重要的殿试了。

赵在泽深吸一口气,心中激荡难言。

这一路走来,付出多少,个中滋味只有自身能明。这数月来,常青安和家中弟妹无不倾力支持,为着他一个人,府中不知下了多少力气。

而他,终究也不负众望。

那一杯凉茶,将他泼醒,带他走出十数年潦倒,若是没有母亲,他实在难以想象如今的他又会是何种模样,更遑论今时今日有幸得上金銮。

他再三拜谢常青安,又回到院中准备殿试。

赵在洹则是开始收拾行李,长陵将军已然回去戍边,大哥科考一事也将尘埃落地,他再耽误不得了。

“乌骏啊。”

他摸着马鬃,喃喃自语:“但愿大哥得偿所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