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春忙(2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他还在老秀才那里识了字,看起书。

陆嘉志便应道:“姐,你不信我还不信常先生吗?”

村里的老秀才姓常。

常秀才虽不让陆嘉志给他奉茶认老师,但在小陆这里,还是得尊称一声“先生”的。

“常先生说了,书上写着的,这是仙草,用仙草做的吃食不仅美味爽口,还能清热败火,可厉害了。”

先前,陆嘉志也是这么给家里人解释来着,如今大姐又问,他便原封不动地复述一遍。

陆嘉茉听了这话就笑,又拿指头轻轻戳他脑袋:“信,怎么不信。不过啊,比起常先生,我更信我弟弟。”

灯火摇摇晃晃,晃进茉姐儿那双圆溜溜的杏眼,照出里面满满的信任,不掺一丝杂质。

陆嘉志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暖意。

有家人的感觉,被家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话说到这里,陆嘉茉将弟弟推回屋,按进被窝,说:“且放宽心,我都收拾好了,快些睡罢。”

陆嘉志“嗯”了一声,用被子将自己紧紧裹住。

夜里隐隐约约又闻雨声,但这回他已经可以睡得很沉很沉。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二月来临。

农闲结束,春忙热火朝天地开始,过冬的萝卜正到了收获的时节,油菜则还要等上一个多月。

天色刚蒙蒙亮,空气里还浮着寒雾,就听到外头的人成群结队地扛着农具往田里去。

陆家人并没有着急赶趟。

陆大川是个闲不住的人,过年也一直在田里折腾,故而准备工作已完成得差不多,此时便能在家里悠哉地享用一顿早食。

桌上摆着的是寻常农家饭——十个蒸得绵软松香的大馒头,搭配一大盘用黎蒿、蕨菜、萝卜丝拌的凉拌野菜。旁边搁了一只小陶碟,装着四枚鸡蛋,都是刚下的,吴玉芝摸来放馒头屉里一块蒸熟。

每个人前面还放着一碗热乎乎的杂粮粥。

吴玉芝将鸡蛋碟子拿过来,麻利地剥好,给姐弟三人一人分了一只,剩下的,放到了丈夫碗里。

天气尚未完全暖起来,家里的鸡只下了零星几个蛋,但想着要干力气活,便合计着给一家子加个蛋补补。

小丫头南南一看到鸡蛋,就咽了咽口水,拿勺子戳开,一点点地吃。

陆嘉志看着自己碗里圆滚白胖的鸡蛋,又看了眼吴玉芝的碗,问:“娘,你怎么不吃鸡蛋?”

吴玉芝咕嘟咕嘟地喝了一大口粥,又夹了一筷子野菜嚼,随口道:“娘不爱吃鸡蛋哩。”

不爱吃。

这话儿陆嘉志是不信的。

鸡蛋是好东西,不但能补充营养,还能收集起来到镇上换钱,村里许多人家都舍不得吃鸡蛋。

他们家条件稍好一些,但也不能日日都吃,通常只有他和年幼的小妹碗里有鸡蛋。

从前他病还没好,对此无法也不能拒绝,但如今已大不同了。

于是陆嘉志放下筷子,将碗挪到吴玉芝跟前。

“娘等会儿也要下地干活,吃我这碗罢,儿子现在病好了,在家不用吃这么好。”

农家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得下地,他原本也要去的,只是爹娘看他好不容易养好一些,怕这副身子骨又给磋磨坏,便坚决反对。

吴玉芝一下把碗推回去:“别瞎说,你才好了多久?还得养着长个儿,娘真不用吃。”

然而陆嘉志执拗地看着她:“娘不吃,那我也不吃。”

“哎哟,你这孩子……”吴玉芝一时噎住。

这时,陆嘉茉也将自己的推出来:“娘吃我的,娘不吃,我也不吃。”她一年也没吃几回蛋,可如今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吃不吃都不打紧。

南南抱着空空如也的碗,两根小短腿上下晃动,跟着扯嗓子:“娘不吃!我也不吃!”

吴玉芝被几个孩子闹得好气又好笑,同时心口热乎乎的,眼角竟泛起了泪花。

“哎,”陆大川用筷子一戳,将碗里的鸡蛋一分为二,放一半到妻子碗里,“下回多煮一个就是,咱又不是吃不起,当爹当娘的吃不好,娃儿们又如何能吃好?”

吴玉芝再说不出话来,看着碗里的半颗鸡蛋,心软得一塌糊涂。

她娘家离玉山镇三百里远,却远不如这边好山好水,赤穷得很。在镇上做工的老乡年节回去给吴家说了这门亲事,家里人一听姓陆的人家能出得起十两银子的聘银,眼都绿了,立即半卖半嫁地把她嫁了过来。

吴玉芝打小过的是苦日子,活儿从来不少干,可哪怕有一口吃的,都得先紧着弟弟妹妹们。嫁过来日子好过不少,但依旧习惯了苦着自己。

过日子嘛能省则省,从前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没想到……

吴玉芝夹起那半个鸡蛋,小心地尝了一口,新鲜下的鸡蛋细嫩弹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好吃。

她忽然觉得,“不爱吃鸡蛋”这话儿,是再也说不出口了。

……

家里人春忙,陆嘉志亦有要忙活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