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人力三轮车(2 / 2)

加入书签

麦穗没理她,利索地挤到柜台前,指着柜台后面布架子上一排排的布料问:“同志,这个墨绿色和酒红色的灯芯绒宽幅多少?多少钱一尺?”

“宽二尺七,四毛四一尺,不要布票。”男营业员耐心地回复。

“墨绿色的给我扯五尺,酒红色的四尺半。”说着,麦穗又指着一卷灰色的涤纶布问:“这个灰色的涤卡布宽幅多少,多少钱一米?”

“宽幅四尺三,六块二一米,一米要一尺二寸布票。”

“这个灰涤卡布给我扯两米五。”

一番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起,麦穗掏钱的功夫,营业员已经算好了:“墨绿色灯芯绒和酒红色灯芯绒都是四毛四一尺,九尺五要四块一毛八分钱。灰涤卡布六块二一米,一尺二布票,你要了两米五,是十五块五毛钱,三尺布票。三块布加一起一共十九块六毛八,三尺布票。”

麦穗将二十块钱和三尺布票递给男营业员,男营业员接过麦穗的钱和布票夹在夹子上,然后用力将夹子甩向收款人,只听“唰”的一声响,夹子就滑行到收款人的高台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

那边收钱的功夫,男营业员已经开始量布了。

只见营业员一手拿木尺,一手紧扯布,飞快地丈量着,足尺后再稍稍加让一点,然后用剪刀在量足的面料边剪个小豁口,两手沿豁口用力一扯,只听“哧拉”一声响,布料被撕扯了下来。

其他的营业员也忙个不停,不断地有顾客喜滋滋地拿着布离开,又有新的顾客围上来。

麦穗拿着捆好的布料和找回的零钱离开了柜台,又朝卖秋衣秋裤的柜台去了。

秋衣秋裤都要布票,一套秋衣秋裤六块两毛五,十二尺布票。

相城地区每人每年发一丈二尺布票,但买布做衣服要布票,买秋衣秋裤要布票,床单被面被里也要布票,所以这一丈二尺布票是不够用的。

随着石油化工得到大发展,一大批的确良、涤卡、华达呢等化纤布进入市场,替代了棉布,很多布料不用布票也可以买到了。

买完秋衣秋裤,家里存的十八尺布票只剩下了三尺。但麦穗并不担心,因为过不了多久,布票就渐渐地淡出时代的舞台了。

布料和秋衣秋裤买好了,麦穗下到了一楼,先花了两块九给明明买了一双小球鞋。接着,就是买做衣服用的东西。

还别说,百货大楼的东西还挺齐全的。她需要的缝纫机线、缝纫机针、皮尺、木尺、拆线用的u型剪、划粉和缝纫机油等都买到了。

除了这些小东西,麦穗还买了一把专门用来裁衣服的大剪子。想了想,又去小五金柜台买了两个六十瓦的灯泡。

卖电熨斗和电烙铁的柜台就在卖灯泡的旁边,和布料柜台挤得水泄不通不同,这个柜台前一个顾客也没有,营业员正懒洋洋地发呆。

“同志,这个电熨斗多少钱?”麦穗指着三角牌电熨斗问。

营业员看了麦穗一眼,视线在她洗的褪了色的棉布褂子上停了两秒后,不耐烦地说:“这个是名牌的,贵着呢,那个便宜一点。”

“我就要这一款,多少钱?”麦穗微微蹙了下眉头,坚持道。

“这个28一个,那个25。”

“我就要这个28的。”

营业员没再说什么,拿出圆珠笔“刷刷刷”直接开票。

买好电熨斗,麦穗又在卖毛巾的柜台花两块钱买了五条毛巾,在文具柜台买了文具盒和纸笔。

买完这些,麦穗的钱又瘪下去一些,硕大的帆布包也装满了。

麦穗背着帆布包,走出了百货大楼,朝对面的公交站台而去。

“麦穗姐!”麦穗正匆匆地走着,就听身后有人叫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