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2)
低头看侄子还挺高兴的样子,林青园叹气,心说等你长大就知道后悔了。
林振文只看表情就知道他三叔在想什么,不过他并不在意。
他看了看周围,方才他们走进县衙说明来意,衙役们的表情是很不耐烦的,听说他们是榆阳村的村民,表情才好转了些。办好过户文书,仨人转身要离开,林振文还听人嘟囔了一句,“人穷事儿多。”
他当即回过头看去。
看到小孩黑亮的眼睛,衙役有些心虚,悻悻转过头。
看来他是误会了,林振文其实并没有不满,相反他觉得这句话说的在理。另外还要说一句,榆阳村的穷真是全县皆知啊!
从县衙出来,按理说他们就该回家了。来的路上,林青园不止一次强调吕氏让他们办完事就回去。
林振文觉得这样也好,他开始感觉有些饿了,得赶快出城找地方啃干粮才行。县城街上不乏小吃摊贩和吃食铺面,闻着香味,他就忍不住咽口水,看得见吃不着倒不如不看。
林青园却改了打算。
“七郎,文娃,你们的事情办完了,三叔这边还有点事。要不这样,前面有个铺子,我和掌柜的认识,打声招呼让你们在店里面等,待我忙完咱们一块回家。”
林青园和那掌柜的只是认识,顶多是能借把板凳歇歇脚的关系。不过,他并不担心,他大哥家这个养子虽然费钱,但稳重可靠,手把手带了文娃三年,连个磕碰都没有过。
爹娘常说七郎只会吃干饭,林青园和媳妇儿私下也说起过这事儿,小吕氏却是持相反态度,还说要是有人替她把振起照顾的这么好,她也会对人掏心窝子的好。
他媳妇儿当然是话里有话,不过说得多了,林青园就觉得折慈很会照顾人,把文娃交给他,长辈都放心。
“三叔,一个时辰你回得来不?”林振文轻皱眉头,他不喜欢漫无目标的等人。
林青园眼神闪了闪,“大概,大概回得来。”
林振文抬头看向折慈,问他哥的意见。
折慈轻轻点头,“那就这样吧。”
说完,他看向林青园,“我和文娃就不去铺子了,他没来过县城,我们就在周围逛逛,一个时辰后在这里集合,如何?”
林青园想了想,还有些不放心,“那你们记得就在周围,可别跑远了。”
“是。”折慈答应。
林青园走后,林振文拉着他哥,“哥,咱们干啥去?”
折慈一边走一边说:“论语第一篇首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
林振文呆呆点头。
折慈笑笑,牵着他的手,往前穿过三间铺面,拐进一个巷子。
巷子很大,东西通透,进口处竖着“如意”牌坊。进到巷里,就发现里面的铺面全是笔墨纸砚、文玩字画店,只中间位置有家书行。
折慈领着林振文直接拐进书行,林振文抬了下脑袋,看到匾额上书着“瀚临书行”四个大字。音出翰林,一听就知道这家书行底蕴不俗,来历怕也是不凡。
“哥?”林振文心里想着不会吧。
然后直接被他哥拉到了一个书架前,就见他取出一本论语,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几个字说,“呐,这就是刚刚我读的那句话,记下来吧!”
说完就转头看自己的书去了。
林振文:“???”
不是,哥,咱们做先生能不能有点儿耐心?对一个不识字的孩子,这样硬核的教学方式怎么可能有用?
大概是林振文的眼神太过炽烈,折慈感受到低下头,“怎么?”
林振文摇摇头,“哥,你是怎么想起来这个法子的?”
闻言,折慈并没有立刻说话,过了一会儿,“哪有什么想起不想起,这样很方便,不是吗?”
他哥管这个叫方便,对此,林振文只能微笑。
折慈突然蹲在林振文身前,“文娃,咱们家贫,你又不似林振兴有长辈们偏帮,要想读书识字就得用些手段。嗯,今日就先这样就好,等回头再有机会来县城,咱们提前准备好,好教你多识得几个字,啊。”
说道最后,折慈自己先笑了。
林振文听话头就知道他哥在与他说笑,听完之后便只剩下无奈。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或许是他哥的亲身经历,不过教他那人大概没有告诉他,做人先生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用不同的办法,毕竟不是谁都能接受这么硬核的教育方式。
这家书行从掌柜的到伙计都挺佛系,兄弟俩在里面待了大半个时辰,都没有人过来撵。
等林振文听报字,能在他哥手心比划出字形,俩人才离开。
兄弟俩离开后不久,一辆马车停在了瀚临书行门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