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2 / 2)

加入书签

趁热打铁翻出崭新的三字经:“诺,来,我教你,人之初、性本善、……”

早食的时候,刘青青和郭守云两人轮流打哈欠,眼下的青紫黑得能吓死个人。苏氏有些不满,啪的放下筷子:“你们昨晚在胡闹什么?”

大半夜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

刘青青:“”

呃,我们在读书,你们信么?

她无所谓耸耸肩解释了一下:“我和阿云为剩下的地种什么争议呢?”

正准备去县城寻摸些合适的种子。

还有,买些蜡烛之类的,月光下读书实在太费眼睛,家里只有油灯,一闪一闪的,闪得字像天上的小星星。

家里日子宽裕了点,许家眼红嫉妒,名目张道说她是鬼怪,还不是看他们家没什么要挟,只要把她除去,剩下的都是些软耗子,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上次赵垚帮忙镇的场已经不足以压下那些蠢蠢欲动,刘家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顶梁柱。

她仔细考虑过,阿姊的婚事可以做文章,只要阿姊寻一门强势的姻亲,就可以保证刘家的安全,可是她不愿意算计阿姊的幸福。

阿爹的腿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三妹妹太小,唯一能立得起来的就是阿云了,只要他读书好,尽快取得功名,就能吓退一干贪婪算计魑魅魍魉。

据她一直来的观察,阿云具有狼王的一切美好潜质:为了追捕猎物可以不眠不休悄无声息守候好几天,他为了给狼妈妈报仇,能不声不响跟在黑熊身后半个月,然后一击而中就是例子。

对她的教导能够举一反三。

和张氏冲突的时候,上口咬;收服大青驴用板砖拍;从强人手中救她时,他都没有现身,招呼他那群狗小弟冲。

这一路走来,他学着解放牙齿,运用双手,运用大脑,这是野兽与人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他学东西非常快,刘青青决定让他走科举一路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至于他说的他讨厌文字,背不下诗句,刘青青完全没当回事,你让一个从小在森林长大的孩子,喝的是露水吃的是野果,让他理解李白的白玉盘,他怎么理解。

就像让文科生读懂高数里的拓扑一样,那不是为难人么!

再说,家里也不用他读出个状元来,只要考个举人,在常平县就可以横着走,刘家不用再担忧任何算计。

以后将由她亲自教导,用美食作为引子,相信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狼孩,一定会嗷嗷嗷的喊着:铁棒磨成绣花针,誓死读书考举人。

苏氏还是懂种地的,她微微皱眉:“现在过了农时,种什么都不合适,要不种些黄豆吧!中秋节前后就可以收,还可以肥地。”

刘有山也支持:“黄豆可以榨油,榨油后托你小叔家帮忙卖,也是一笔进账。”

刘青青想了想,嫩黄豆就是毛豆,撒一点盐巴煮出来,是烧烤摊上最抢手的货啊,而老黄豆可以做的就多了,豆浆,豆腐,豆腐脑,豆腐皮,包浆豆腐……

啧,光想想就流口水,行,就种黄豆。

黄豆种子不用去县城,镇上就有,依旧是郭守云赶着驴车,刘有山一旁指导,刘青青坐在车上去选黄豆种。

许是第二次赶车,阿云赶车的技术长进了很多,不再往坑塘里冲,会走曲线避开坑塘和石头,倒也平稳,刘青青放松心神,靠在油布上眯眼小睡了一觉。

到了镇上,买了十亩地的黄豆种子,合计50公斤,每公斤6文,花了300文。她的苗圃空了出来,顺便买了两斤韭菜种子,

去买蜡烛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蜡烛竟然断货,镇上两家书店都没有。

回家的路上,刘青青还咂摸着店家的下巴,不,店家的话:“蜡烛是金贵玩意,只有家里有学子的富户,才舍得买蜡烛,都是提前预定,要不你们下个月来买,我们去县里多进两支。”一支蜡烛三百文,两只六百文,要她先交一半的定金。

刘家现在不缺那六百文,可是店家那探头一样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来扫过去,着重强调富户,让她很不舒服。

汰,拇指粗的半尺长的一支蜡烛竟然要三百文,够她买了十亩地的黄豆种子,狗眼看人低的店家,怎么不去抢。

所以回家后,她把种子交给阿姊,让她帮忙捡出其中瞎扁的部分,她全副武装:布条缠脚,封口长袖,带着水囊,背着背篓,拉着郭守云往外走。

去山里弄做蜡烛的材料,我们自己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