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2)
小二解释:“账不是这么算的,我们东家去西域的时候,到那里种棉花的农户家里实地看过,这些种子若都发了芽,至少够种二十亩地,一亩地伺候好能产2百公斤棉花,就是4千公斤棉花,起码能纺织1000匹粗棉布,那就是1千两!”
刘慧兰眼神都变了,天啦噜,这包小小的种子竟然这样暴利,翻了一百倍。
刘青青讥笑:“合着每一粒种子都能凭空长棉花,直接变成布料!不要土地,不要劳作,不用纺织,那么劳烦作甚,你直接变出银子来就行。”
小儿呵呵一笑:“也就这么一说。左右种棉花比水稻小麦赚钱,你们要不要试一试!这样吧,我和东家再说说,这一袋子棉种,卖你们九两八,如何?”
刘青青无奈道:“买完布料,我手里只有三两银!
要不,你先把种子卖我们,下个月我就把银钱送来?”
小儿嗤笑:“小妹子,说笑话呢,人海茫茫,我去哪里找你!”他麻利的帮她们包好布料:“这样,你再回去凑凑,我尽量给你留着!”
接着他状若无意道:“尽快哦,棉花种子就是这段日子育种,过了节令要等到明年!”
刘青青很惆怅,她是真的想种棉花,赚多少钱不管,争取这个冬天都盖上棉花被。家里现在盖的被子里头絮的是芦苇花,不吸汗还重,随便睡两天就要重新翻出来絮芦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刘青青拉着小二不放手:“可以分期付款么?”
小二疑惑不解:“什么叫分期?”
刘青青解释了一遍,小二眼前一亮,叫她们等着,一溜烟跑了,不一会气喘吁吁的回来:“东家说了,你们押个房契什么的,这包种子你们可以先领回去,十天内补齐银子来,领回房契。”
谁逛个街随身带着房契啊。
正在扯皮,赵垚母子来寻她们,说要请她们吃饭以表感谢。
听说此事,赵垚皱眉:“我在衙门上值,能不能帮他们担保?保证十日日送来,若到时候不来,你只管来衙门找我!”
江氏也道:“我们身上的银子都买房子了,诺,就是街尾的小宅。”
小二为难不肯答应:“我也是这里的伙计,做不了主。”
正说着,后院转出一个带着瓜皮帽富态中年男人,他看了一眼赵垚,热络道:“这不是赵巡捕呢,既然你开了口,小老儿同意就是,你们写张欠条给我,先把种子先带回去育苗!不过有个条件,收获的棉花,优先卖给我。”
他苦笑着对着赵垚拱手:“赵巡捕,我丑话先说在前头,这包种子是我高价寻摸回来自己种剩余的货,去年我种了好几十亩,发芽的寥寥无几,实在是这边没有会伺候棉花的农人,所以才贱卖,若到时候发芽的少,可不要来寻我的不是。”
每次他高价从西域进货买棉布,都心疼得直抽抽,他费经心血使劲手段才弄回了种子,可惜,忘记弄人,那边的布料行对他严防死守,再也没有机会。
去年种了一个庄子将近一百亩,稀稀疏疏发芽,百不足一,庄子上的农户就像对亲儿子一样照顾,可惜这棉花娇贵,又死了一批,最后剩下的长得将近一丈高,他欣喜的等着大丰收,等啊等,等得叶子都掉完了,也没有棉花,只收到一堆棉花树枯枝。
庄子的农户围在他面前哭诉,白白赔上一年的光阴,却颗粒无收,家里都没粮。
他能怎么办?免了地租不算,又掏出腰包补贴他们,算是大大出了一次血,在老宅里也没脸。听到有人买种子,他是喜忧参半,万一,万一有人会种呢。
即便是白送,他也愿意。但又怕买的人不珍惜,故意为难了一番。看到吃公饭的赵垚,顺手推舟要了张欠条。
这个老板是个实在人,刘青青笑笑:“放心,即便一颗也不发芽,也不会来找你。”
付了3两,赵垚执笔,以自己的名誉,写了一个7两的欠条。
几人出了布料行,刘青青手里只有一两银,是故意留着给郭守云买好吃的。刘青青进了一家糕点铺子,打算买些酥饼之类的,却被里头的标价吓到退了出来。
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去了粮食铺子,买了三袋子米,一袋子面,一斤细盐,两斤红糖,把一两银花个精光。没办法,县城的粮铺比镇上的划算,买的多算是批发价,几乎便宜了三分之一,不把钱买完,实在对不起自己。
四人回到村子里,已经是深夜,赵垚帮着下了车后忙着回榕树村卖房卖地。
赵垚也问过她要不要,算她便宜些,刘青青摇头,一来榕树村离他们家有半个时辰的车程,不方便。二来赵垚家全是上好的水田,她种棉花用不上。
苏氏追问剩余的银钱,听到前因后果,几乎气了个倒仰:“二丫头,你主意越来越大,人家布料掌柜走南闯北那么多年都不会种,你一个九岁的小娃,能会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