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 第三章(1 / 2)

加入书签

谢凌言带着夏烟青和阿利简单聊了几句之后,阿利便问谢凌言,“对了,你三叔怎么样了?身子还好吗?”

谢凌言目光深沉地望着乐团里拿着竹笛的乐手,回道,“前不久刚动了手术,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阿利低头沉思,忽然问道,“那三叔教你的本事你还记得不?敢不敢现场表演两段?”

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小,又因为凑得近,夏烟青能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对话。

“你会玩什么乐器?”

谢凌言低头抿了一口拿铁,“竹笛。你呢?你会玩什么?”

夏烟青是很典型的江南美人长相,婉柔而大气,让人不自觉联想到有悠扬琴声传来的雨后。

夏烟青也确实在小时候学过古筝、琵琶一类的乐器。

“古筝,但是好久没练了,不知道会不会手生。”

阿利一听,连忙笑道,“尽管弹,要是弹得好我还要给您出场费呢!”

就这样,两人从观众变为乐手,围着乐团的人群随之而来越来越多,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一场有别于西方传统的街头音乐。

人群里你能听见用各自语言交流的外国人在问,“这些是什么乐器呀?感觉从来没见过呀?”

“穿着绿色裙子的女孩太漂亮了!”

“好像是来自中国的乐团在这表演,我们过去看看!”

夏烟青坐下,用胶带缠好古筝指甲,谢凌言则接过阿利的竹笛,一切准备就绪后,阿利问,“你们想弹什么?”

“弹几首都行吗?”坐在椅子上的夏烟青轻抚过弦问道。

阿利非常爽快地回道,“那当然,弹几首都行,只要言哥会吹!”

夏烟青将目光转向站在自己身旁的谢凌言,“我想弹一首英文歌和中文歌。”

谢凌言将竹笛放在指尖把玩转动,“行,都奉陪。”

“那就stitches和青花瓷吧。”

听到这,阿利正在调设音响设备的手抖了三抖,有些吃惊地望向谢凌言,谢凌言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在谈论一会吃什么一般淡然。

“言哥,行吗?这英文歌可是有点难弹呀。”

谢凌言将竹笛架至嘴边,“就按她说的来。”

以前,夏烟青周末放假没什么特别爱好,就是喜欢在家坐在古筝前,翻出流行曲的曲谱,用古筝演绎出来。

无论英文还是汉语,只要是她喜欢的歌她都会去尝试,其中stitches和青花瓷是她最常弹的两首歌,也是最不会出错的选曲,既能让外国友人听得懂,也能将本国的金曲带到国外。

而谢凌言和阿利口中谈论的三叔,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无论是专业还是技能,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最喜爱的谢凌言。

来自东方的靡靡之音,回荡在都柏林的街道,空灵却婉转的清音回扣在每个人的耳畔。

“You watch me bleed until I can’t breathe ,shaking Falling onto my knees”

“And now that I’m without your kisses”

“I’ll be needing stitches”

情之所至,围在圈外的外国友人边举着手机,伴着古筝和竹笛的悠扬之音边合唱着这首歌,气氛热闹却有些感怀。

一曲终了,响起热烈的鼓掌,掌声之后,便是一阵清婉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扬起,青花瓷慢慢跟随着古筝和竹笛娓娓道来。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谢凌言垂眸侧身,望着身侧那个指尖拨弄琴弦的曼妙女子,她像是投落在喧闹西方里的一株牡丹,格格不入,却又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外国友人没听过青花瓷,但都跟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歌曲结束之后,许多人点开交友软件纷纷上传自己所拍到的视频。

阿利很满意这次的反响,于是上前问道,“看来我还真的有必要给你们结一下出场费了,来吧,你支付二维码是多少,我转给你。”

其实能让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古典文化夏烟青是非常乐意的,钱对她来说倒是无所谓,“不用了,这没什么。”

阿利有些不好意思,“那这样,一会结束了我请你们吃顿饭,晚上再一起去酒吧喝两杯,这你总不能拒绝吧?”

夏烟青将求救的目光望向谢凌言,谢凌言只是轻笑,微凸的喉结滚动,带着微微京腔地说道,“看你,想去也成,不想去也成。”

想来能在异国聚齐如此多的中国朋友也不容易,夏烟青便答应了。

夏烟青正在拆解古筝指甲上的胶带,好准备让给下一位乐手,但可能缠得太紧,用了好些力气都没能扯下来。

谢凌言见状,放下竹笛,蹲下身子,抬手将夏烟抓住夏烟青的手腕,将手放在自己的腿上,饶有耐心地撕开胶带。

时不时,指尖之间的碰撞,带来阵阵酥热,谢凌言握住她的手指,帮她一个个拆开,拆完之后,温柔地问道,“疼不疼?有没有扯到皮.肉?”

夏烟青垂眸盯着自己被他握住的手,“没有,不痛的。”

看着眼前如此有耐心的男人,夏烟青很难联想到眼前的男人可能会是在商场上翻云覆雨的商业大神也是刚刚那位吹着竹笛的男人。

他身上总有一种岁月的力量,沉稳,但又清贵。

“好了,走吧。”

两人跟着乐团来到了当地一家较为有名的西餐厅吃饭,太阳已经西斜,绯灯开始次第亮起,照在都柏林的每一块石砖上。

吃完饭后,从餐馆里出来后,大家又上车前往下一个地点——酒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