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山上的收获(2 / 2)

加入书签

姜棉听见楚婴列出来的都是植物,就问:“没动物吗?”

其实姜棉想问的是,有没有什么大型的危险动物。

但到了楚婴这个吃货这里就被误会了,“阿棉,你还想打猎啊?我跟你说,山上的东西都灵活得很。四条腿的我们肯定跑不过;两条腿的,人家又带着翅膀。你就不要想了。”

姜棉有点哭笑不得。

她从来没有想过打猎好不好。

她记得上辈子曾经被人请去吃饭,那人听说她是粤省人,就点什么龙凤煲,龙虎斗之类的菜式。

姜棉当时听了拎起包就走。

都不知道这是想讨好她呢,还是想把她吓跑。

实际上,她被吓跑了。

虽然作为一个粤省人,经常会听到别人调侃他们是“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四条腿的,除了凳子。其他都吃。”

但从小到大,她就没吃过野味。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她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有人因为吃蛇导致脑子进虫。

那些藏在蛇肉里的虫子,在烈火沸汤里滚了半个小时,都还活生生的。

想想就瘆人。

蛇是吃什么的?青蛙。

据说青蛙大腿的寄生虫最多。

本来姜棉对这些滑溜溜的东西心里就有抵触情绪,再有这些新闻出来,自然就更不可能沾边了。

她从来都觉得野味不如家养的好吃。因为她小的时候见识过了。

现在就更别说去打猎了。

她空间里各种各样的肉难道不好吃吗?干嘛费这个事呢?

再说,她也没那本事。

虽然她承认自己是个吃货,但对食材和菜式还是有所挑剔的。

姜棉解释道:“我是想问有没有大型的凶猛动物,比如狼什么的。”

楚婴摇摇头道:“从来没听说过。”

谢东和终于接话:“这边的山听说兔子都少,哪来的狼?”

庄清梵总结道:“山里除了路比较难走,要小心点蛇,其他应该没什么危险。”

姜棉下了决定,问两位男同志,“我想跟楚去山上逛逛,你们去不?”

两位男同志也没有脱队的道理,于是大家一起去。

做下决定,大家背上背篓,拿上网兜,做好防护,兴冲冲地上山去了。

姜棉怕蛇,特意在身上带了一个防蛇的药包,并且给每个小伙伴也发了一个。

山上的路的确不好走,处处都是凹凸不平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崴脚。

还好几位知青都是干习惯了活的,都有一把子力气。倒没有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

山上的情况,几个人当中就属楚婴最熟,大家就让她带路。

楚婴上山次数多,对山上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哪些山货在哪里,她记得清清楚楚。

姜棉跟着她摘到了野葡萄,野板栗和山核桃。

先遇到的是野葡萄和核桃。

谢东和把每一样都尝过之后,给出了评价:“山核桃除了个小,没什么缺点,味道都很好。葡萄酸,可以酿酒。”

楚婴看到他恢复了往常那副吃鬼的模样,忍不住就想怼他:“那你去找个大又好吃的来给我瞧瞧。别再废话,快点干活。再吃下去,这山上的东西都被你一个人吃光了。”

“楚同志,你别乱说啊。我又不是猪。”谢东和又剥了一个山核桃扔进嘴里,“我就是后悔,这才多吃了两个。我以前怎么就因为它们个儿小就瞧不起它们呢?”

楚婴捡了一把核桃扔进框里,看见他还在吃,“嗤”了一声,回击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现在吃再多也补不回昨天错过的那些来。除非你能让时光倒流。”

继而又露出一个莫测的笑:“好心告诉你哦,一会见了板栗别这样吃哦,小心胀气把你肚子给炸了。”

姜棉看着他们俩有来有往的,就感觉挺快乐的。

转头看看另一边的庄清梵。

人家又把框装满了,正拿出网兜准备把核桃倒到里面去。

姜棉过去帮忙把兜口撑开,核桃一下就全倒了进去。

全程两人都没有用语言交流,只是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但动作的配合确实又很默契。

姜棉回到自己的筐边继续干活。

铃木生产队的本地人对于上山捡核桃板栗之类的山货不算特别积极。

可能是因为这东西个头小,里面的肉不多,在这个完全靠手工的年代,处理起来又麻烦费事。

上山捡山货的大多是一些半大的孩子,也有一些妇女老人,青壮年是很少见的。

与其去捡这些没多少吃头的东西,不如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多干一会活。说不定还能让红薯增产几斤。

趁着天气好,四人小队用三天的闲暇时间,来来回回地从山上搬了十多趟回来。

估计去皮之后,山核桃应该有100多斤,野板栗少一点,也有几十斤。

至于葡萄,也就意思意思地摘了几串。

谢东和开始嫌它酸,后来那些葡萄都是他跟楚婴共同解决掉的。

两个吃货挺有研究精神,还留了两串准备晒成葡萄干。

可惜挂得不牢,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鸟抓的,反正掉在了地上。

风干葡萄计划宣告失败。

几位知青刚把姜棉院里的山核桃的皮全部处理完,铃木生产队的秋收工作就要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