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2 / 2)
太后一身满是褶皱的月白素锦长衫,灰白相间的发用木簪挽起,不施粉黛,亦无任何妆饰,枯木般的手中握着一串佛珠,缓慢而郑重地一粒一粒从指尖拨过,瘦弱单薄的身躯微微发颤,口中默念着渡亡的经文。
她面前的香案上,立着一块擦得发亮的牌位,赫然刻着“萧凌宇”三个字。
“陛下,太后已经在这儿跪了一天一夜了,不肯吃一口饭、喝一滴水。”李姑姑说着,泪水源源不断地涌了上来,恳求道:
“太后身子不好,再这样下去定要撑不住的,您终究是她亲生儿子,求求您劝上几句吧”
听到“亲生儿子”时,萧凌安忽而笑了,森冷的笑意中满是讽刺。
眼前看似慈悲虔诚的女人,何曾将他当做亲生儿子?
她的心里眼里永远只有幼弟萧凌宇,恨不得将他的一切都夺过来给幼弟,再将他推入悬崖下的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你可曾见她回头看朕?”萧凌安沉默良久,却只说了这一句话。
仅仅这一句话,就让李姑姑哑口无言。
慈宁宫冷清又寂静,方才更无人敢出一点儿声音,怕是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太后不聋不瞎,肯定是知道萧凌安来了。
可她恍若未闻,连回头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李姑姑瞥见萧凌安眸中越来越浓烈的凉薄之色,赶忙低下了头,急得额头冷汗直冒,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应答,就这样僵持着说不出话。
倏忽间,一阵寒风破窗而入,将镂花木窗吹得“吱呀”作响,不容抗拒地席卷着香案上的纸钱与供奉,连带着将牌位也吹倒在地。
“宇儿!我的宇儿”太后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不管不顾地站起身,拖着早已酸痛麻木的四肢,跌跌撞撞地扑上去,将萧凌宇的牌位紧紧护在怀中。
北风肆意地从窗外灌进来,吹得她的身躯如同纸一样单薄瘦弱,摇摇晃晃地磕在了桌角上,鲜血顺着桌腿一路蜿蜒而下,在冰冷的地面上凝固。
可太后像是感受不到疼痛一样,将怀中的牌位攥得愈发紧了,任凭李姑姑上前如何劝慰也拿不走,苍白疲倦的面容上浮现出空洞的笑容。
萧凌安伫立在原地,并未挪动半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太后,眸中无悲无悯,只有千尺寒冰。
两年前的深秋,他亲手割断了幼弟的喉管,鲜血也是这样蜿蜿蜒蜒的,顺着他青筋凸起的手臂向下流淌,染红了一大片地,怎么洗也洗不掉。
当时是在行宫,为了掩人耳目,他就将幼弟伪装成失足跌落悬崖的样子,尸骨无存。
太后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此后整日疯疯癫癫,不是抱着牌位哭,就是长跪不起,也未曾再见过他一面。
但是他从不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有半分后悔。
分明是他们罪有应得。
耳畔又传来太后撕心裂肺的哭声,夹杂着难以入耳的胡言乱语,听得人心烦意乱,萧凌安再也不想在这儿多待,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开。
李姑姑暂且安抚好太后,匆匆忙忙追了出来,喊住萧凌安道:
“陛下,太后的模样您也看到了,根本不能再管着宫中事务,还请陛下早日择一个合适之人,名正言顺地打理着吧。”
萧凌安一听就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脚步都未曾停顿一下,拂袖而去。
无边的夜幕已经沉沉落下,寥寥挂着几颗黯淡的星,一轮朦胧晦暗的弯月隐于云层之后,洒下些许惨淡的银辉。秋冬的寒霜尽数落下,只稍稍走了一段路便沾湿了衣衫,寒凉彻骨。
尽管如此,萧凌安还是执意徒步而行,任由寒霜透过单薄的衣衫,寒气侵入温热的躯体,一点一点将它变得与心一样麻木。
仿佛这样就不会再回忆起那些过往一般。
行至岔路口,远远地就瞧见有着莹莹一点光亮,暖黄色的光芒定在寒霜的黑夜中不曾离开,偶尔被风吹得微微摇晃,宛如夏日里的萤火虫,虽然微弱,但是让人觉得前路都好走起来。
萧凌安不禁加快了些脚步,当走近时才发现那个身影有些熟悉。
沈如霜独自掌着一盏宫灯,纤长的颈缩在一圈毛茸茸的领子里,衬得她的面庞愈发娇小玲珑,薄瓷般的肌肤笼罩着淡淡的光晕,干净白皙几乎透明,羽扇般的眼睫上沾染了寒霜,挂着晶莹的水珠,在宫灯下闪着细密的光彩。
她一直盯着濡湿的衣角出神,直到被黑影覆盖时才浑身一个激灵,还未抬头就认出了萧凌安,笑容温暖如三月春风,熟稔地拉着他的衣角,甜声道:
“夫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