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陆青生的《谶言》(2 / 2)
首先这个故事很白开水
其次这是个单元故事格式的群像戏总共有三个主角这三个主角虽然生活在同一时期但故事线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是三个独立的故事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里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样的电视剧或电影了而没人拍的理由当然是这么拍没人买账。
其实群像戏还是有很多的譬如前两年的贺岁片大作《B计划》就是典型的群像戏不过这类大片的特点就是看个热闹之所以写成了群像完全只是为了让观众看见更多的明星而已。
更正常一点的群像戏应该是类似于《不眠城》这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发展但所有的故事与发展全都串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共同的故事与共同的主题。
但陆青生……陆青生这个剧本的写法实在让人感慨他怎么就能精准绕开所有能让这个剧本不那么扑的点呢?
三个主角其实对群像来说完全不多但这三个主角的故事是完全独立的除了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以外找不出任何联系点让人不禁想大喊??你还不如写成一个主角在三个不同年代的转世呢!观众建立对主角的情感联系还方便点……
当然再多的分析都不如直接来讲讲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来得直观。
《谶言》。
谶预言也。
陆青生是文人所以他写的是文谶。
文谶是什么?就是你写下一段话一个故事一个无趣的大道理写的时候或许并未多想甚至只是为了押韵或是好玩甚至只是为了牵强附会地交上一份作业但若干年后你随手写下过的这句话应验了你恍然惊觉原来你早已为自己下了谶。
应了文谶的人有很多不光是那些用自己的血肉在写作的作家还有那些自诩从不付出真感情的作家。
因为不管写作的人再怎么欺骗自己欺骗他人文字永远会在不经意之
间透露出笔者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与情绪。
而这就是这三个主角中最重要的那个角色的故事。
落魄的穷书生没钱赶考,迫于生计写起了话本,为了卖得出去,这话本俗得不能更俗??清贫但清高的书生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他在宴席上痛斥黑暗的官场且表达了如果自己进入官场一定会改变这现状的野望,被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传了出去并大肆嘲讽,笑他心比天高,笑他穷儒烈性,笑他自命清高。
结果又一年苦读后,他一朝金榜题名,被当朝重臣榜下捉婿捉来当了女婿,从此平步青云,还回乡显摆了一下,当初嘲讽他的人此时此刻都只能战战兢兢恭迎他??当然,这回乡显摆显摆得很有档次,书生是回乡铺路建桥造学堂去了,既没有锦衣夜行,又体面地做了大善人,很符合话本受众的精神需求。
这话本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俗套的开头完美的结局,在话本的主要受众??和他一样的不得志书生里可以卖出不少份了,凑够他这次赶考的钱总是没问题的。
但这个他随手写的话本非常受欢迎,用现代话讲就是爆了,书商非要他写续作,他不想写,但早前签的契书却显示他没有不写的选择,而且书商向他保证,知道他要进京赶考,这就是最后一本,以后不会再来问他要续作。
于是他不情不愿地写,带着一腔怨气地写,他写书生做了重臣后起初还记得自己最初改变这个官场的志向,但环境怎么不允许他这么做,写他怎么被同化,写他最后怎么权倾朝野但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总而言之,他写了一些不那么市场化的东西,他想着,或许这样的话,这话本就没人看了,书商以后也不用追着他要续作了??是的,他不信书商的鬼话。
他带着怨气写完了续作话本,结果这续作依旧大获成功。
书商果然又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