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张浚(1 / 2)
一、传奇人生启幕
张浚出生于名门世家,其先祖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父亲张咸考中进士、贤良两科,曾任宣德郎等职。张浚四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计氏抚养成人。计氏坚守志节,以义方训子,虽家境贫寒,却节衣缩食供张浚读书。
张浚自幼行为端正,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被人认为日后必成大器。公元1118年,21岁的张浚考取进士,外放陕南甘南一带担任士曹参军。在此期间,他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与边防将士结交,学习治军律法和守阵方略,为日后统帅全军抗击金兵奠定基础。
北宋末年,风云变幻。靖康元年,金军攻陷汴京,靖康之变发生。张浚不甘屈服于金人扶持的伪楚政权,逃入太学保持气节。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张浚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奔赴南京,参与宋高宗登基仪式,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又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张浚性格刚直,勇于担当,敢于弹劾失职的朝廷重臣,成为南宋年轻重臣。
二、平叛显威名
(一)苗刘兵变展担当
南宋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王渊及宦官,胁迫宋高宗传位于皇子赵?。张浚听闻后,深知此事重大,立即联合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从各地陆续发兵杭州勤王。
张浚首先稳住平江局势,下令守臣汤东野封锁赦书消息以稳军心,接着与汤东野及提刑赵哲谋划起兵讨贼。张浚深知帝遇张俊厚,且张俊纯实可谋大事,于是急邀张俊。张浚与张俊握手语故,相持而泣,告以将起兵问罪。张浚语张俊曰:“太尉知皇帝逊位之由否?此盖苗傅等欲危社稷。”张俊亦大哭,泣拜且言:“此事须侍郎济以机术,勿令惊动官家。”张浚同赵哲驰入张俊军中抚谕,且厚犒之,人情大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