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贺(1 / 2)
(一)出身与少年时代
李贺出生于唐宗室郑王族中,虽为贵族后裔,但家道早已没落。他的少年时代在昌谷度过,生活窘迫却充满诗意。七岁时,李贺便能写乐府辞章,立意新颖、语言清丽,展现出极高的诗歌天赋。十五岁时,他与李益齐名,以乐府诗歌名动京城。据《新唐书》记载,李贺的作品每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二)受到赏识
唐宪宗元和二年,李贺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府试。此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到洛阳上任。李贺因《雁门太守行》初步获得韩愈的赏识。随后,韩愈、皇甫?听闻李贺的名声,登门拜访。李贺提笔而就《高轩过》,诗中“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尽显其才华与自信。韩愈、皇甫?惊叹不已,李贺声名更噪。
(三)仕途受挫
元和五年,李贺二十一岁,参与河南府进士科举考试,本以《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得主考官提携,年末前往长安赴试。然而,仅因父亲“晋肃”之“晋”与“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李贺便被人以避讳为由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知晓后写《讳辨》公开辩护,但李贺最终仍无法抗衡舆论压力。这年冬天,他从长安回到家乡,途中以“啼鸟被弹归”抒发悲凉心绪。次年,李贺任职奉礼郎,虽诗歌才华受称誉,但京城繁华与卑贱官职的反差让他痛苦失望。
(四)因病还乡与辞京南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