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不识月六(2 / 2)

加入书签

“大王,撰改《闺德图记》一事,已有所获。”

黔成王起身上前,“国师行事速决,诚为朝中典范,速速言与孤来。”

凌月抿笑颔首,“大王,此事事关后宫妃嫔,还请大王先行赦免僭越之罪。”

黔成王抬手示意,“无妨。孤既命国师彻查此事,何来僭越一说,还请国师细细道来。”

“得大王此言,我自恭敬不如从命。”凌月遂从怀中掏出一典籍,正是修改后复刊之《闺德图记》,她翻至末页,指与黔成王,“大王请看,此书与之前提督大人献予大王之书,有何异处?”

当日东厂提督太监何植献书后不日,黔成王遂翻阅诵读,因觉书中所撰事迹以颂扬贤妇烈女,宣扬女德,便命何植采买数本,以供后宫女眷诵读学习。

黔成王眸光随着凌月指尖移动,便见国师所指之页,赫然标注‘黔良妃郑氏,年三十五,雅善歌辞,兼通音律,德、言、容、功,四者咸备。品质之高洁……堪称后宫妃嫔之典范。’(注)

凌月见黔成王阅至末端,但见对方神色之精彩,适才开口佯作开解,“大王,此书虽经修改重刊,增补了良妃之传记,然其余五位贤妇烈女之事迹亦俱在其中,并非唯有良妃一人。”

黔成王似少得疏导,遂问询国师:“其余五人,皆为何方人氏?”

凌月缄默片刻,方才禀道:“大王,其余五人皆为前朝后宫妃嫔,早已……”

一语未落,黔成王愠色忽起,“荒唐……”

凌月即刻出言安抚,“大王息怒,此事或并非良妃所为,或正如吏科给事中孟大人所言,有好事者意欲逢迎,而为之。”

当日早朝吏科给事中孟士诚弹劾东厂提督太监何植阿谀奉承,并无他人言及此事为良妃自身所为。

此刻凌月故意为之,而佯作替良妃辩白,实为有意提醒黔成王,此事或为良妃本意,而命人撰改之。

黔成王嗤笑一声,“良妃啊!孤何其宠幸于她,何以如此不满足,竟是闹出这般声势。”

凌月继而出言为良妃辩解,“大王,此事切勿急于定论,不妨微服出宫,听闻城中百姓之言。此事或有蹊跷,非朝中官员或良妃本人所为。而另有其人听闻良妃德行高洁,而探查之,信确有其事。故而撰改《闺德图记》。”

黔成王凝眸沉吟须臾,遂抬眼向凌月看来,“国师此番言辞令孤醍醐灌顶,如此还请国师随孤出宫暗中查探,孤亦有些时日未尝出宫查访民声。”

黔成王当真大言不惭,凌月不禁私下腹议,月城百姓因其所行之恶而心惶惶然。未下令命人捉百姓幼子炼制傀儡,作战争武器已属难得,又何谈查访民声一事。

她心下思虑如是,言辞却颇为违和,“大王所言极是,唯有亲闻百姓心声,方可安于治国。”

翌日,黔成王下了早朝,便令内侍为其乔装打扮一番,遂屏退左右,独与国师出宫。

二人行至月城长街,遥遥难见幼儿踪迹。便见之,不过乞儿之辈。

商贩吆喝之声四起,一群乞儿咿呀而唱,不知颂唱何词。

凌月细听其词,仰首告知于黔成王,“大王,乞儿口中所吟唱童谣,我闻得良妃二字,何不上前细致听来?”

黔成王思及此番微服,实为查访城中民声,吟唱之人虽为乞儿,实属民声尔,遂提步先行而去。

四五名乞儿歌声朗朗,此起彼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