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武周后世谈十(2 / 2)

加入书签

公主的编制是随随便便就能添的么?

“稍微破一破例,想来宰相们也不会议论什么。”皇帝不以为意:“再说,将来收养公主一切的花销,都由朕一力承担,绝不会沾染国库分毫。如此,外朝还能置喙什么?这是朕的家事,又不是国事!”

这话倒是不错。只要不动用国库的钱财,不滥施名爵,公卿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借口干预??以礼法上讲,皇帝是全天下的大家长,一切臣民的君父;而今大家长看准了哪个孩子要养在膝下,那是自然而然,丝毫不足为奇的事情。

只是,皇帝依旧稍稍犹豫,沉吟着开口:

“……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贸然下旨收为义女,恐怕会让才女大有不安。也罢,总要徐徐为之,你办事的时候,悄悄先露个底再说,不可急于一时。”

这句话沉稳和缓,却听得上官婉儿嘴角愈发抽搐??以她的印象,自陛下登基以来,哪怕是面对着亲生的儿女子孙,那可也再没有过这样的温柔小意,关怀备至了……

居然还会考虑才女的“不安”?当年陛下囚禁薛绍逼迫和离时,考虑过太平公主的“不安”么?

她深深吐气,终于匍匐了下去:

“是。”

?

上官婉儿办事一向妥帖,在得到皇帝明确无误的指示之后,她通前彻后

想了整整一日,却并未急着派遣人手往关中迎接才女,而是亲笔草拟给太平公主去了一封书信;一面赞扬公主巡河有功简在帝心,一面却也暗示公主当事君以诚,将此次入关所招揽才女中最为杰出者及时报给皇帝,以示母女亲密无间的情分。

太平公主自然是从善如流,不数日便以快马寄来了关中出色人物的名单,而那位至关重要的“米兰芳亦赫然在列。有这样一份名单打底,上官婉儿立刻便有了办事的借口。打点几日以后,她从皇帝处领得口谕,以“回乡省亲为名义,整治行装预备车马,浩浩荡荡自神都出发,要随朝廷的车队一起返回长安。

这便是至尊上位以来□□势微妙的变化了。以国朝规制而言,在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对后宫虽然约束不严多有宽松,但也绝没有容忍宫廷女官嫔妃抛头露面的道理。不过当今皇帝的情况懂的都懂,后宫与其说是宫掖禁地倒不如说是皇权御用的第二秘书处;而皇帝为了监视百官平衡朝野,也常有意无意纵容女官们以各种名义出行,方便传递消息视察民情,疏通上下交流的渠道。

只是,虽然大家懂的都懂,但上官婉儿打的这个“回乡省亲的名头,还是难免让人有些绷不住??尤其是想想上官昭仪至亲们的境况,那简直已经近乎于地狱笑话了。

所以,这什么“省亲自然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恐怕是上官昭仪上陈表格中所谓“探秘文,采风谣,挥象物,收贤才

不过,虽尔对上官昭仪的去意心知肚明。但等仪仗当真排列出来,却令知情的重臣大为吃惊??仅仅由洛阳至长安这数百里驰道而已,上官氏所预备的行李便是车载斗量不计其数,足足动用数百匹健马壮骡勉强托载,规模几乎与昔日公主出行的阵仗相当了。

逾越与否姑且不论,上官昭仪素来也不是这么飞扬浮躁,奢侈挥霍的性格吧?

如此大违常理的疑惑,不过半月便有了解答。待车驾逶迤进入关中,上官婉儿不及与钦使相见,便立刻召见了太平公主名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