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武周后世谈五(2 / 2)
公主虚心求教:“为何是望族庶枝子弟?我记得圣上昔年奉命理政,任用的北门
学士多出自寒门。”
任用寒门也罢任用世家庶枝的子弟也罢都不过是以小制大扶持弱小制衡强力而已原本是运用之妙出乎一心并不拘泥于形式。但以现在的局势……
上官婉儿轻声道:“自天命元年以后大臣们私下串联也不是全然的俯首贴耳。有的谋划是再也用不得了。”
皇帝固然是聪明绝顶但也别把朝堂中的重臣当作蠢货(或许武三思等应该排除在外)??永徵年间女皇以北门学士为契子听政理国料理仇敌数十年里一飞冲天行此亘古未见之宏业算是给诸位七老八十的朝廷栋梁们来了个意料不到的诈骗与偷袭借着天时地利而侥幸成功。但正所谓创巨痛深痛定思痛朝堂重臣深刻反思之余绝不会再放纵姑息留给后来者一丁点钻空子的余地。
??说白了除了寥寥几位可称千古一帝的人主以外大部分君王都绝不能与官僚系统正面抗衡;真想要办点什么事情除了因势利导巧加劝诱之外
简而言之逢进必考有升必核纵使太平公主行使钦差特权挑选人才那也要先在政事堂安排的经义策论、贴试磨勘中滚过一遭综合核算下来耗费的精力未必比科举取士少多少。
不过一代补丁一代神再神的版本也总有自己解释不得的漏洞。而女皇亲口托付交接的却是她精心揣摩可以大展拳脚的新bug??武周及李唐上承南北朝旧制虽然士族门阀屡遭打压多有裁抑却依旧在朝中保有超然的地位;士族子弟解褐入仕往往都能因父祖的名望而蒙获恩赏一起步便高居于青云之上。不过自太宗贞观革新以来此种荫蔽提携的惯例已渐渐转变朝廷授予世家子的官职逐步沦为虚谈既无权力亦无职守不过是挂着个名头领份俸禄的好听头衔而已。
这种由实而虚由大而小的趋势由太宗高宗至当今圣人数十年间已经是蔚然成风不可阻遏再明白无误的昭显了世家门阀权势的衰落;但
无论如何‘明白无误’此趋势都只是未曾出口的潜规则君臣彼此心照不宣的“习惯”??而既然只是未成文的“潜规则”那么就有了皇权上下其手大卡bug的余地。皇帝既然有权力给世家子弟赏赐官职那么官职的挑选与任命上不就可以摆脱宰相们的束缚自行其是了么?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庶支子弟”嘛……一则庶支子弟也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凤阁鸾台总不能疯到与皇帝撕扯嫡庶神教;二则这数年以来世家日子难过资源不足家族之间内斗纷争此起彼伏难免有大宗欺压小宗的惯例;而今小宗庶子蒙获恩宠骤然高居于大宗子弟之上那彼此间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嘛估计就够五姓七望士族门阀们激情对线互扯头花所谓血亲互殴老少咸集相互间痛痛快快的折磨上几个来回??顺便给皇帝放几年耳根清静、可以大展拳脚的假期。
“……不过任用士族庶支的手腕也是不能长久的。”上官昭仪持礼端肃谆谆教诲:“五姓七望百家百门能数百年屹立不倒
公主默默记下但仍不由感慨:
“如此用尽心机周旋往来居然也只有一时之效吗?”
“此非臣下可以议论。”上官婉儿心平气和:“不过圣上的确说过权术这种东西虽则有效但也总归有限。依仗这种小伎俩行事得一时的胜势不难却绝不能长久维持局面。”
她停了一停轻声道:
“烦请公主谨记。”
这算是女皇给女儿最为诚挚的忠告了。即使以圣上的天纵聪明玩弄权术纵横名利如斯之久都尚且有恃术者必以术亡为权术反噬而翻身不能的时候更何况乎其余?持国以正而治世以平料理国务堂堂正正的大道还是应该无偏无党而王道荡荡如当年太宗皇帝方可??昔日太宗驾驭房玄龄魏征李靖用得上计较这些阴私难堪的手段么?
所谓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囿于自身那尴尬而无可调和的合法性皇帝恐怕很难达到大公无私、坦坦荡荡的境界了;但
这不妨碍她随时随地表达向往??一面是真心期许,另一面却也是大力树立人设,向随时窥伺的天幕投射某些若有似无的暗示,方便在谈判拉扯时夺得先手。
……虽然口口声声蔑视权术,但用起权术来可真是熟练呢。
太平倒未必能领会这一片深意,不过依旧是凛然牢记,奉命唯谨。但思虑再三,依旧小心询问:
“既然荐拔世家庶枝只能收此一时之效,那策略失效以后,又该选用何人呢?”
上官婉儿默然片刻,而后微笑:
“未来缥缈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