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1(1 / 2)
车里车外收拾整齐,车站里的人吹响了铜哨,蒸汽弥漫之间车轴带动车轮,车子开始移动,一开始是慢的,速度越来越快,直至消失不见。
本地官员都松口气,最起码这位没死在本地!和这个可怕的设想比起来,现在被上面追责的结果反而容易接受了。
弘昼没想到自己接到的第一个大差事就是找合适的人审阅新经。
毕竟姑妈的事情上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事事保密不说,现在还有这离谱的操作,尽管很好奇,也没敢多问,他还是尽职尽责地找合适的人选。
宗室里面有不学无术的,同样也有读书很好的人。现在和初进关的时候不同,那时候正宗满人里面找个懂汉学的太难,出现一个就如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汉军旗的人。进关三代人后,家境殷实的人家文化水平提高得很快,不少殷实人家的孩子都开始走科举路子了。
就比如平王府的福彭,他现在看着像个文臣,身上找不出一点武将的影子,同样他的学问在宗室里也属于拔尖的那种。
除了他外,各个王府别管庶子嫡子,有学问的一抓一把,吟诗作画的不在少数,精通琴棋书画的也能列个名单。这些人生活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各种书都读,涉猎广泛。
弘昼以关系之远近列出名单交给雍正,雍正看后删除了几个人,跟弘昼说:“人多了不好做事,宁肯让这些人辛苦些,也别弄进来太多人。”
弘昼听了,接过名单出去了。
到了门口他遇到了英儿,弘昼笑着问:“姐姐去哪儿了?”
英儿回答:“刚才去了一趟内务府,外祖母说她今年不办寿宴了,把筵席停了,所花费的银子折算成粮食在城外施粥给姨妈求平安。”
“哦,这好事啊!”
“我就奉舅舅的旨意去找十六舅舅,告诉他把施粥的数量加一倍,缺的银子从舅舅的私库里出。”
弘昼点头,想着要不跟随皇父的脚步也添点钱施粥?
他带着太监出去,路上问太监:“爷手里有多少钱?”
太监说了个数目,问:“您也想施粥?咱们在哪儿施?”
“这事儿是祖母挑头,爷跟着就行,别出风头。”
“是是是,要不奴才等会把钱送到内务府?”
“嗯,送去二百两,毕竟爷刚当差没那么多钱。”
“要不看看其他爷们送了多少钱咱们再跟风?”二百两真不多。
“蠢材,这事儿就看积极不积极了,你跟风还显出爷的孝心吗?赶紧去,钱不在多积极就行!”
“是是是,奴才现在就去。”
晚上老六阿哥回家,听到门口的门子说:“乌雅家的公爷来了。”
这是亲舅舅,老六阿哥进去就打招呼:“让舅舅久等了。”
博启赶紧站起来:“六爷,是奴才不请自来。”
等两人坐下后,博启赶紧低声问:“六爷,奴才实在坐不住了,这京城各种消息满天飞,也不知道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有的说九格格不好了,有的说只是重伤,还不到不治的地步,可是几位爷一起出城,这排场太大,奴才心里害怕,忍了几日忍不住了来问问您,您可要给了准信啊!”
乌雅氏的儿女里面海棠发迹得早,加上四阿哥对亲外祖家的态度很冷淡,所以乌雅氏的娘家依附的是海棠。老六阿哥看到他这时候找上来肯定是这几日京城中依附妹妹的官员没少暗地里来往,这是各种消息收集了之后,让这位舅舅来讨要一个准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