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宁死而不屈(2 / 2)

加入书签

及长,三试道章,两次落黜,然不忧不馁……望君今后仍能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惟明二字,乃惟明克允、惟心明察而秉公允之意,又有唐朝褚希明诗曰:‘其礼惟肃,其德惟明’,也为光明磊落。今冠字,余取《庄子》“安之”二字,劝君行正道之时不忘倾柯卫足,坐戒垂堂,自珍自重。如此,余可安也。”

赵惟明看得鼻酸,只有真的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才会如此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他读书做人。就连取字,也没有寄托什么鸿大志向,只是说做个好人的同时,别忘了要爱护好自己。

他深深伏地,一拜再拜:“安之拜谢夫子赐字大恩!”尽管已经二十一了,可真冠了表字,他才能被看作是一个“成年人”。

迈入成年人的世界后,肩上瞬间好像多了些担子。

这几日除了办理秀才的“入额手续”、频繁拜访了过往师友以外,宝石村赵家祠堂还专门烧了香,他由族长领着在族谱下记了表字和功名,忙得脚不沾地。

以为好不容易回家就能喘口气了,谁知每每进家门,都能看见一堆人跟饿虎扑食似的盯着他??都是些商贾、媒婆等着抢秀才公呢。

赵惟明哭笑不得,这些人哪里是想嫁女儿,根本没为女儿考虑过他合不合适。没见着他大龄未婚,去年开始镇上就传他有隐疾吗?这都还上赶着要跟他结亲,能是什么有品行的人家?

他全都给推了,直接说自己不会继续考举人,接下来会开办私塾事务繁忙,要等明后年再考虑亲事,欢迎大家到时候送小孩儿过来上学。

这一说便劝退不少人。那些投机的商户大半是看中这书生年纪轻轻便考中秀才,说不得将来就能成个举人进士,他们拿个女儿搏一搏就能换荣华富贵有何不可。

这会儿听说他直接不考了,都觉得这人怕是脑子不好使,是都没试过呢就直接放弃,如此短视怎堪为良配。

如此一来他家门槛总算没有人来人往了,不过赵丫丫听他这般笃定,到了晚上睡前还是忍不住问了句:“真不考了?”

“真不考了。”赵惟明笑笑。

诚然,有了秀才功名好像便有了让他再考下去的资本:从平民晋升当地世绅阶层,免税、免徭役、还能固定从官府领米粮。想读书县学甚至府学大门随时向你敞开,想要再增加点收入还能在名下挂点地主家的田,不过他不愿意如此就是了。

但是能养活家人,不代表就真的有本事能吃上举人这碗饭了啊!相比考秀才,考举人难如天堑。院试是十取四,乡试要有天大的好运气才能碰上十取一,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百一挑一毫不夸张。

况且他一个没有什么教育资料的普通人,想要达到乡试要求的应试水准可以说是异想天开。那些赵蓁蓁给他列出来书单,他能借到买到的只有十之三四。

如若这回名次再好些,或许有大量机缘主动来寻他,或者拿名次当敲门砖也可能会有大书院愿意收他。

可他只是个毫不起眼的三十七名啊。

虽然赵夫子和孟夫子都说过,凭他天资考个举人应当是没问题的。但这些年他明白了个道理,科举一途除了天资,运气同样不可或缺,他有什么考运?是满怀希望被重重一击,还是抽中臭号便因为感染上吐下泻?

以上种种,皆让实用主义者赵惟明认为,当下能借着秀才功名,好好筹谋一份营生,接过养家责任才更为可靠些的职业规划。

“那……亲事你咋想的?之前可是跟我说的,等着考上秀才了便要说亲的。”

“这……娘,你等我明年把私塾办起来了就会考虑此事了。”这事儿他更头痛,先拖着吧,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没准儿就能愉快的单着过一辈子了!

“哎,这孩子!”赵丫丫还沉浸在有荣俱焉的快乐里,暂时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