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药商的骚操作(2 / 2)

加入书签

王林和王鹏毕竟走南闯北的跑过鄂宁市的大部分县城,都很沉稳。

反而他们担心张振东,不过看他不紧不慢,十分平静的跟着时,也放下心来。

杨牛军倒是多看了附近几眼,人确实比镇里多多了,往来的车也各种各样。

最亮眼的就是轰隆隆的摩托车,几个时尚的年轻人骑着飞驰而过,太拉风了。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辆小轿车,让他又激动又羡慕的多看了好几眼。

这还只是县城,真正到了大城市,那又是多么繁华啊,他最向往的还是部队里看过的关于沪城电视剧。

那是他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紫醉金迷,遍地黄金的大上海!

通过昨天的交谈,张振东也了解了王亮的打算。

这个年代的医院和卫生院基本上都是用的西药和针剂,除了一些妇科,和心脑血管等复杂的科室。

但大多还是中成药很少,西药针剂居多。

而很多职工看病都还是国家报销的,挂号五分钱。

查血5毛,体检8毛。发烧感冒吃药打针一套下来也就是几块钱左右,用的最多的还是青霉素。

生个孩子,总花销也不到8块钱,最多也就是二十多块。

医生也没有乱开药,乱化验的问题。

西药大部分还是和国内合资的外企生产。

一般的西药,分地区不一样,价格也就不一样。比如深城大医院因为物价原因,就可以一盒药卖2块钱,县城的同类型的药可能就只要8毛钱。

而医院的进货渠道,大多都是国企公司,也就是当地类似中药材公司的这种。

外企想要进医院,就得过一手,但开票价格还不低。

假如一种感冒消炎药的底价3毛,医院卖七毛,那么供给当地药企有可能就是6毛5。

前文说到外企不收地区物价的规定,而是根据市场定价。

再加上西药属于畅销的硬通货,价格多少由他们决定。

而医院就卖七毛,药企也只能开7毛。

以前医院的采购员,首先会在当地采购,没有的,再上报领导,再去别的地区公司进货。

但外企的竞争意识很强,同类药品有也有几个公司生产,全国那么多省份,你怎么保证医生会用你的呢。

于是就出现了省区市区代理经销商,签任务,给一部分利润出去,要是超额完成,利润就会更多一点。

一切的亏损就自己承担。

从81年政策放开,这种形式的也才慢慢兴起,只要知道差价的,拿到了代理权的,基本上赚的盆满钵满。

据王亮说的,他们跑业务的底价4毛,外企开票出来6毛8给中药材,他们要扣除3个点全票管理费,7个点的高开税收,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