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碉楼群弓手战术(1 / 2)
《碰瓷在大汉帝国》全本免费阅读.cc
刘闲这一招,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
为什么西方童话里,公主王子国王一家子都住在城堡里?不是城堡的住宿环境多么奢华,而是现实的治安逼得他们不得不住在军事防御意味浓郁的城堡里,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蛮族国家带有浓郁的部落遗风,地方贵族权力极大,国内相互征伐那是家常便饭,看国王不顺眼,组织军队把你国王捅了都不稀奇,所以西方城堡林立,各个军事领主居住在生活条件奇差的城堡中随时应对可能打门的战争。
东方也差不多,在西夏崛起后,连续几次平叛战争大败的北宋不得不推出一项重要国策,边境弓手部队来防御西夏的平夏铁鹞子进袭,官府支持地方民团在边境开垦田地,建筑碉楼,宋军禁军春秋保护边民弓箭手耕种,冬夏两季西夏最容易侵扰宋边时候,则由弓手团结作为主要战斗力,抵御夏人。
若不是北宋崩溃于金,这种碉楼推进的方法还真有可能把西夏困死。
后世袁崇焕也是继承了这一战略,想要靠着堡垒推进将后金逼服,可惜他亲手推下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颗,杀东江都督毛文龙,毛文龙死,东江镇撤,部队撤到山东,遭受地方士族老爷的歧视,兵变,战斗力强悍的辽东兵打烂了山东省,然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毛文龙干儿子部将带着红衣大炮投奔了清军。
最后明军堡垒不再是坚不可摧,炮火下,反倒成了清军围点打援的重要筹码。
不过对于攻城能力弱的可以,没有弩炮投石机的匈奴人来说,碉楼弓手战术简直完美!
碉楼高五层,第五层是磨坊以及主要粮食储备区,三层有?望塔,每层都有公共厕所,并且一层建设有蓄水池以及煤炉子,一层烧煤,就能供应整个碉楼的取暖,至于一栋楼需要塞下三千人,一个个房间小的跟仓库一样,五人一户只有二十平米居住空间,做饭还需要去公共厨房,那就只能是自己克服了。
毕竟照比大冬天颠沛流离的逃难,有暖炕睡,还有有白面馒头就萝卜咸菜,对于边民来说,已经是格外奢侈了。
而且四十座碉楼星罗棋布,夏季时候正好应对了各自农垦区,便于浇灌管理,还卡住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大部分主要入口,对于匈奴人来说,真有点狗咬冻粑粑橛子的感觉。
真要是拼了命的攻击,碉楼也不是拿不下来,可是取得碉楼里几千人的口粮财富,自己搭个几百一千条人命,拿下刘闲四十栋碉楼,足够人口稀少的匈奴人伤筋动骨了,可你要不管它,还有被汉军依靠碉楼堵住后路的危险,轻易他们也不敢深入地形崎岖的黄土高原区域了。
凌乱的怒吼声中,又是一场碉楼战激烈的进行着。
地理位置,建设格外激进,直接脱离山地保护,建设在了无定河边的李镇碉楼,数以万计的匈奴人犹如狂奔在草原的野马群那样,将粗壮得真犹如粑粑撅一样的水泥碉楼围了个水泄不通,四面八方,箭雨就好像风暴那样铺天盖地的袭来。
可是,箭对水泥可没有伤害,噼里啪啦的脆响中,射出来的剑折断在外面包砖,又是无力的在碉楼脚下堆积了一层,真正造成伤害的,也就十几个扛着大木头,又是嘿呦叫着撞着铁大门的匈奴下户了。
不过敢在平原住,怎么可能没几分胆略?这些匈奴兵撞得正爽时候,冷不防哗啦的声音中,从大门的孔洞中,滚烫的开水喷了出来,架在煤炉子滚开的大铁锅泼洒下,就算穿着皮帽子戴着老羊皮袄,匈奴人一个个也是烫的吱哇乱叫,满地打滚,扔下攻城木就跑。
窗口,一名善于攀爬,猴子那样的匈奴战士废了九驴二狗之力,还真抓着砖缝空隙爬到了二楼,好不容易双手拔在了窗户,一把大斧子就砍了下来,咔嚓的脆响里,拖着惨叫的长音,几根手指飞舞中,那人也是惨叫着倒跌回了地。
还不死心的匈奴人又从山里用羊毛绳子捆绑木头搭建了简易的梯子,战马拉了过来,下午时分,咯吱的声音里,沉重的梯子又被架在了碉楼,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面向梯子,狭窄的透气窗也被征用了,梯子咯吱作响中,遍布碉楼的孔眼儿中,长矛狠狠捅了出来,一名匈奴人才刚刚爬到了孔洞处,立马长矛凶狠的捅了出来,噗叽的声音里,竟然将攻楼的匈奴骑兵捅了个对穿。
三楼?望台垛口,守着几个梯子口,拿着长斧的郡兵力士两人一组守着梯子边缘,匈奴人刚爬到垛口处,呼啸声中,沉重的大斧头劈柴火那样狠狠挥砍下来,咔嚓的脆响里,脑袋又好像西瓜那样爆裂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