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拉许大茂下水,何雨柱计划启动(1 / 2)

加入书签

《都重生四合院了,我还会是傻柱?》全本免费阅读.cc

宝塔糖被拿了出来,秦川那是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只见这个时候秦川对着在场川底子村百姓喊道:“各位乡亲,我们要谢谢何同志呀...你们家的孩子总是肚子疼,上一次我们还送了一个孩子去镇里诊所,就是因为咱们没有药。

这种药对孩子们肚子疼十分的有效,一颗下去就可以让孩子们肚子的蛔虫都给吃出来。

可是这种药在我们镇里没有,就是去四九城,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得到,这何同志为了我们的孩子,拼尽全力给我们弄了这么多的药过来。

这是很难得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何同志的恩情,大家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所有的村民都看着何雨柱露出了感谢的表情,他们的孩子肚子疼的难受的哭喊声,他们还是记得的,现在知道何雨柱为了他们的孩子,费劲心力找来了药,这怎么可以不让这些村民感动。

这个恩惠也让刚刚村民对老秦家的嫉妒和恨烟消云散,随后一众人就开始帮着老秦家开始将东西往山腰中的村子给运去。

只是等这些村民发现,何雨柱居然还给老秦家带来一个收音机,众人再次露出了惊呼的声音。

这可是收音机,我的天,这个年代,也就是六十年代,收音机真的是太炸裂了,你要知道农村是没有一点娱乐的,它不像四九城,有很多的娱乐活动。

那个时候的农村很穷,人们生活艰苦,农村农民尤其如此,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设施和场地,平常一两个月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大的娱乐文享受化,人们平时考虑的是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事项,一日三餐都尚不能保证和满足,还奢侈谈什么娱乐休闲。

有人说,没有活动,可以自己创造,搞联欢会,舞会什么的。

其实那个时候,除了穷就是累,那年代,生产劳动方式原始落后,基本沿袭农耕时代的劳作手段,肩挑手提,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社员们参加完一天的集体劳动,疲惫不堪,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组织、参加娱乐文化活动的时间和动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管,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只有上面安排的活动才是合法的,你自己私自搞活动,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正是因为这样,电影放映员才会受到追捧,而除了电影放映员,在那个年代,广播就是最为好的一种娱乐手段。

六十年代的农村,大多数农民没什么文化,识不了几个字,当时正处上面倡导扫盲时期。

所以,小喇叭的广播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重要的国内外新闻、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本地的新闻,都通过广播喇叭传出。

六十年代农村很穷,农民家里有个小闹钟,已经算是十分时尚的了,因此广播就成了最好的计时器。

每天清晨五点五十分,广播声成了起身号,广播一响,绝大多数的人随着乐曲而起床,拎水淘米洗锅盖,扫地烧粥叫小孩。

到了六点半,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始广播时,孩子们陆续背起书包自己去上学,大人们基本都下田干农活去了。

那是农村的有线广播,采用单线传输,村民家里安装广播喇叭,只要用一根铁丝接入家中,挂上舌簧喇叭后再另外增接一根地线,喇叭就会发出声音。

那个时候这种小广播真的是太好了,有了广播喇叭的村子,整个村子一下子显得热闹起来。

想了解国家大事,听文艺节目,最直接、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听广播。

广播不是全天候的,一天早、中、晚三次。每天早晨六点钟,广播就在熟悉的《东方红》乐曲中响起,然后传来播音员清脆的声音,接着是预告节目,6:30转播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7:00播送全省和全县的新闻,然后是歌曲等文艺节目,最后是当天天气预报,结束时间大概是7:30至8:00。

第二次广播中午11:00开始,第三次广播晚上6点开始,全天的广播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听广播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喜好,大人们喜欢听时事和歌曲,对小朋友而言,最吸引的还是那滴滴哒哒的“小螺号”、“小喇叭”、“小星星”节目,人们各自掐着各自的时段,入神地听着各自喜欢的内容,在单调艰辛的劳作之余,享受着精神食粮的滋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