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第64章(2 / 2)

加入书签

中秋一过,京城便迎来了连绵三日的大雨,雨势如注,似要将暑热彻底冲散,天气一夜之间变得寒凉。黑压压的乌云盘踞在天际,沉沉地压在京城上空,正如那石头般沉重的浔阳旧案一般,压在朝野上下的心头。

赵煜皱眉细看手中大理寺卿呈上的奏折,沉思片刻,语气里透出不悦:“当年浔阳一案发生时朕尚未亲政,如今翻阅卷宗才知此案竟藏有这许多疑点。这些江南地方衙门的案卷刑狱,乱得让人头疼!空缺的记录比比皆是,错漏百出,简直不成样子!”

方闻适时地递上一盏温茶,让他润润嗓子,柔声道:“皇上,当年逆臣当道,结党营私,衙门上下尽是内斗攀附之人,哪有心思为百姓伸张正义?皇上本是英明雄主,只可惜当初蛟龙坤险滩,才给了那起子罪臣小人可乘之机。”

赵煜捏着茶盏,目光沉沉,“朕又何尝不想趁此机会彻底肃清江南的腐败,拔出吴家一脉的爪牙,将其连根斩断。可眼下这卷宗乱成这般,偏偏没有一个足以敲死吴家的确凿证据。要害的账目,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根本看不出实情,倒是那些被处置的官员悔罪的血书一封封呈上来,齐整得让人不安。到了最后,真是怕吴家借此之名逃过罪责,弄出一个疑罪从无的结果。”

“大理寺那边还在追查几个关键证人,可这些证据迟迟难定,叫人焦头烂额。”赵煜微微叹息,脸色越发凝重,“虞家给出的证人李五章,虽说还留着当年收钱行凶的银票,可若吴家反咬一口,说他奴大欺主,指不定又要动摇证据。崔大人上交的几本吴家账册的确有些蹊跷,可吴家却似早有准备,竟有好几个管事自投京兆府,自承克扣救济银的罪名,口口声声称是因财迷心窍,隐瞒了吴登,未曾报知。如此一来,若吴登只被判个‘驭下不严’,可实在难以令众臣信服。”

“至于虞江闻,”赵煜皱眉提起这个名字,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他家的家产早已被抄得干干净净,账目上看不出丝毫不正之风,真真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模样。可他在牢狱中留下的血书,却自述自己膝下无男丁继承家业,心中遗憾,便在江南偷偷安置了一房外室,与之生下一子。这些年,他在知府任上所得的银钱并未留给家中的女儿女婿,反倒偷偷转给了那位外室和私生子。”

赵煜轻轻叹息,目光中透着一丝无奈,“如今刑部的人已派去江南查访那外室的下落,可一个漂泊无定的风尘女子,经历了这些年的动荡,能否找到她都是难以预料啊。

其实即便当年虞江闻的仵作在验尸文书上也留有一些疑点,可是人死多年,若是当年有什么线索痕迹,如今也都化作一堆白骨。朕又去找谁要证据呢?”

“此啦??”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响划破夜空,刺目的闪电如同一柄利刃,将沉闷的乌云撕裂,冷光在半空中亮起又瞬间消失。随即而来的是滚滚怒雷,震耳欲聋,仿佛千军万马从天际呼啸而下,声势骇人,震得宫殿的墙壁仿佛都在微微颤动。

骤雨骤然而至,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下,密集的“啪啪”声如急鼓敲打在宫殿的青瓦上,连成一片,似要将这天地冲刷个干净。雨水沿着殿檐倾泻而下,汇成水流,沿着石阶滚滚而下,流向庭院,迅速将整个紫宸殿周围的台阶冲刷得水迹斑驳。

宫中的小太监见状,慌忙跑来将殿内的窗户一一关紧,然而风雨交加,透过缝隙侵入屋内,淋湿了他半截袖子。他手忙脚乱地将窗户封好,脸色苍白地小跑着退出殿外,衣摆上还滴落着水珠,肩头因为受凉而微微颤抖。

赵煜的目光随意地落在那小太监身上,望着他湿透的袖子,心中忽然浮现出几分说不清的烦躁。秋风秋雨,天气已渐渐转凉,他身处紫宸殿中尚且加了厚实的衣裳,不知那别院的虞韶如何了……这样的天,寒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