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第41章(2 / 2)

加入书签

转头看到陆十三,他穿了件夹棉丝袍,丝袍不比单面衣,显得人臃肿,奈何他身姿挺拔,反而显得人英气十足。见他似乎也觉得冷,苏敏嘉一乐。

“十三的身子骨还是得好生将养……我听说你偷偷倒了胡伯的药膳,惹得他勃然大怒,反手又开了更苦的药汁子?”

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

胡伯有手绝招。他给阿翁和阿织开药膳,就能做得全无药味,但若给得罪他的人开方,保管你捏着鼻子都能闻见苦药味道。

回想每日端来,比药还苦的药膳,顾祯面露无奈。

苏织和窦大舅说话,细问训练事宜。得知先前跟着训练的三十多人,有几个耐不得习武辛苦,已经不肯再练,她细问对方名姓,得知大多是苏氏族人。

窦大舅说:“天气愈发阴冷,前几日一场小雨,湿冷入骨,有两位公子受寒咳嗽,就此退出。又有几位家中告假,说每日练习,回家还要耗柴薪洗漱更衣,也不来了。如今正经跟练的,只有三位住在前街。”

以苏家老宅为分界线,前街住的是苏氏族人,后街住的大多是家下仆役。

苏敏嘉闻言,也感慨说:“淮阳什么都好,只是冬日湿冷,又没有京城那般的火炕火墙,单靠炭盆取暖,实在不足。”

“你虽是姚安人,却在京城久住求学,想必也很不习惯吧?”,他习惯性去问顾祯。

又一阵风刮过,两个俱缩了缩脖子,他哈哈笑。

也不用对方回答,答案自显。

“唉,还是京城好”,他回忆从前在京中生活,心生怀念:“夏天虽炎热,但有冰铺卖冰,冬日里雪大,有火墙火炕,学里也常放假。哪像淮阳,要啥没啥,全靠硬抗。”

他点一点敏言:“我几次同阿娘谏言,想拆屋建火墙,你只是不肯。”

“也不怪你,你年纪小,记不得京城也正常。”,他满面惆怅,“十三,你同他讲一讲,京城火墙火坑的好处,叫他早点答应,明年开春破土动工,再到冬日,就不必硬抗了。”

“三哥莫要怪话连篇。”

敏言正经道:“阿织都记得,我能记不得?你建火墙,得拆我书房,颇多珍贵古籍,若有损毁,岂不令人痛心。”

“阿织妹妹在京城几年,竟没有忘记那里的风景?”,顾祯状似无意。

“我算算……我今年一十五,五年前返乡……阿织……七岁嘛。”

他合掌,笑道:“她很不想回来,好一番闹腾呢。”

“我在京中也颇住了些年头”,捻着一粒松仁儿,顾祯好似在同苏敏嘉闲聊,其实余光注意着苏织。

“可惜当年没有见过敏嘉兄和敏言贤弟。可是家里管得严,轻易不去参加京中诗会花会?”,他语调缓慢,似在回忆。

“清华园中常有宴会,家里不曾带你们去玩耍?”

清华园乃是京城有名的园林,是前朝神宗外祖父修建,仿江南山水,怪石嶙峋,一步一景。取“岩壑闲远,水石清华”之意命名。从前朝至今,保存完好,是大长公主的产业。

大长公主嫌这里晦气,不爱去逛。京中有名有姓的人家,经常租用,举办宴会。

苏敏嘉摇摇头:“咱家和他们攀不上关系。我记得阿娘去过几次崔家的宴席,后来也不爱去了。”

阿娘说崔家那群人,眼高于顶,鼻孔朝天,若不是为了外婆,她才不耐烦去看她们脸色。

“阿织也没去过?那倒可惜了,清华园还颇有可玩之处,若有机会回京,我定会邀请阿织去玩。”,闲聊似的,顾祯抛出问题。

苏织本在思考,闻言看过去,黑白分明的瞳孔直直盯住顾祯,仿佛在说‘我知道你打什么算盘’。

“好像跟着阿娘去过一两次……”,苏敏嘉记不清,扭头去问弟弟。得了个白眼。

苏敏言从不关心这些。

把玩着匕首,苏织道:“可惜得很,当年没能认识……十三哥。不过十三哥学问精深,人品笃重,想来在京城很是出名,可惜我们兄妹孤陋寡闻,竟也不曾听过你的大名。”

“这有什么。京城人以千万计,不认识得多了去了。”,不等顾祯说话,苏敏嘉插口道:“都在京中,素未谋面。千里迢迢回了淮阳反倒遇见,那是咱们有缘分!”

敏言点头,含蓄的表达赞同。

苏织不耐烦和这俩傻子说话。刺了顾祯一句,再不想看见他。扭过头,仍旧和窦大舅详聊。

对于苏织的这番折腾,苏家人其实不以为意。苏氏说出去也是书香门第,又不以勇武传家。若是学个商贾之术,好歹能给家里揽财,学武艺?

纵使十八般武艺皆通,又能如何?

用崔氏的话说,咱们五娘子有兴致,那就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