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1第111章(2 / 2)

加入书签

李瑜从容的挣脱虚扣在自己身上的铁链,铁链如蛇般滑落,沉闷地撞击地面,发出一声冷硬的回响。她神情泰然,步履坚定,踏过满地狼藉,走向那象征至高权力的御阶。血色浸染了她的裙摆,那是哀牢皇帝生命消逝的印记,她却毫不避讳,任其如同哀牢历史中的悲壮与沧桑,成为她此刻话语的无声陪衬。

“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李瑜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宛如洪钟,激荡着每一个在场者的心弦,:“哀牢之地,确为中原前朝之固有领土,乃中原母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昔日因历史变迁,哀牢暂离中原怀抱,而今大晟女帝胸怀天下,志在恢复旧疆,重振华夏天威,使四海归心,八荒咸宁。我李瑜,身为大晟文睿郡主,更深知此番行动关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亿万生灵之福祉。”

她目光扫过满堂惶恐而又愤怒的朝臣,语重心长:“诸位哀牢朝臣,你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忠诚,我辈感同身受。然则,哀牢回归中原,非降服,实为归宗,是顺应历史大潮,共铸中原大地再统一之宏图伟业。此乃顺天应人之举,既合乎天地正道,亦是对先祖遗愿的忠实传承与光大。”

“我大晟女帝深谙‘王者以天下为家,不以家为天下’,故遣我与高将军在此,非为征服,实为招抚。我大晟愿以最大的诚意,最宽容的政策,确保哀牢平稳过渡,融入大晟版图,共享太平。尔等之智谋、才情与对哀牢的深情厚谊,必能在新的统一秩序中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展现。”

李瑜的目光如鹰般犀利,却又饱含悲悯,她环顾四周,语重心长:“战争,无论胜败,皆是百姓之殇。我辈当以史为鉴,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实现民族团结。大晟向天盟誓,一旦哀牢归附,必将倾力助其重建家园,恢复民生,疏浚水利,振兴农桑,传播教化,使百姓安乐度日,共享盛世繁华。”

她顿了顿,目光炯炯,声音愈发坚定:“我恳请诸位朝臣,以国家长远之计,民族大义为重,顺应天命,接受招抚,共襄盛举,完成哀牢回归中原的历史使命。此举非仅利于当下,更泽被子孙后代,使哀牢之地永享安宁,百姓永脱战乱之苦。我等当携手并进,书写新的历史篇章,让哀牢的名字,以和平统一、繁荣发展的新姿态,镌刻在华夏辉煌的史册之上。”

哀牢殿内,众朝臣目光闪烁,仿佛各自心中的天平正在剧烈摇摆,权衡着未来的抉择。他们心中各有盘算,既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又有对未来的重重忧虑,归降抑或抵抗的抉择,如巨石压心,令他们沉默不语,唯有不安的目光在彼此之间无声交汇,透露出内心的挣扎与彷徨。

就在众人犹疑之际,突然殿外传来一声急促的脚步声,“报……官仓起……起火……”

此言一出,殿内大臣一片慌乱,哀劳本就陷入了粮荒,此刻官仓起火,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仿佛真是天要亡哀劳。

“火势如何,救出多少粮食?”哀劳丞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