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1 / 2)
《御史惊华》全本免费阅读.cc
乾清宫外。
陆湛一只脚刚迈入乾清门,陈忠领着几名小火者便迎了上来,毕恭毕敬道:“三年不见,平西将军越发英姿俊朗,真是英雄少年,羡煞杂家这把老骨头了。”
陆湛回礼,“陈公公老当益壮,朝夕陪侍君侧,子平怎敢与公公相比。”他此言并非谦辞。
在隆康帝还是汝南王世子时,陈忠就在身边伺候了。他识文断字,善于揣摩上意,又写得一手好文章,皇帝登基就封他做了司礼监掌印,掌管朱批大权。一时风光无两,朝堂内外,无人不巴结奉承于他。
一品大员见到陈忠都要行礼,在外人眼里,陆湛能得陈忠亲自相迎那是莫大荣光。
陆湛却知晓,这些不过是隆康帝做给世人看的。
陆湛母亲也就是已故的丹阳大长公主,是隆康帝名义上的长姐,对长姐唯一的子嗣,隆康帝多少要表示点亲情,毕竟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乾清宫内,内阁首辅严信和次辅徐资早就来了,静立殿中。
严信身材矮小,却站姿笔直,六十多岁了依旧精神矍铄。
徐资四十出头,身材修长,因他常年含胸俯首,又总是站在严信身后,还隔着段距离,显得没什么存在感。
正中的龙椅空无一人,隆康帝还未到。
陆湛跟两位大人见过礼,几人熟络地嘘寒问暖,茶足足换过两盏,隆康帝才从里间偏门走出来。
他穿一身月白圆领道袍,未束冠,头发像道士一样只用白玉簪子半发。身形比之三年前更加消瘦,除了面色灰白,倒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几人见礼,山呼万岁。
隆康帝行到陆湛身前,亲自扶起他,“子平,平安回来就好!一去三年,你把西北护得很好,颇有乃父当年之风,朕心甚慰。”
陆湛的父亲镇国公陆挚,年轻时叱咤风云,镇守山西宁夏一带,从无败绩,敌人闻风丧胆,送他一个绰号“常胜将军”。却不想九年前宁夏镇一役战败,五万将士全军覆没,镇国公陆挚一世英名尽悔。
如今想来,不免嘘唏,当真叹一句世事难料。
隆康帝哀叹一声,转身拾阶而上,一挨到龙椅上,整个身子就像被人抽了骨头一般斜摊着,随手从桌案上拿起一块玉把玩,活像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只是殿中没人敢露出丝毫不敬。
只听他和蔼道:“子平,给朕说说西北的近况。”
陆湛躬身行礼,“臣正有事回禀万岁。”
隆康帝来了兴致,强撑着坐直了身体。
“去年年初蒙古两部不合,鞑靼部内乱,俺答汗自顾无暇,我朝大军才在此战中侥幸获胜。臣启万岁,西北军/事不可懈怠,应趁蒙古、鞑靼内乱之际,增加西北军需,勤加训练兵士,以备蒙古和鞑靼不时侵扰扣边。”
隆康帝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手里的玉铭,时不时举到鼻边嗅一下,良久抬头问严信和徐资,“两位阁老以为如何?”
徐资如往常一样双手剪在袖口里,低着垂目,没有要说话的意思,隆康帝直接略过他,“严阁老,你说。”
严信背脊挺得更直,心里明白,皇帝素来多疑,即便陆湛从西北前线返京,也断不会听他一面之词。
瞥了一眼隆康帝的表情,他便已经知道该如何回答。
“世子所言甚是,只是……大周自太/祖以来,早在西北设置九边重镇,攻守呼应,一方有难,周围救援,西北的情况未必就如世子所说那样急切。上个月,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雪,户部刚拨了100万两银子救灾……所以,扩充军备还需从长计议。”
意思明显,户部没钱了。
年初皇帝在宫内修建道观,早把扩充军需的费用提前支用,不过这话严信可不敢拿到台面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