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臭味相同(1 / 2)
《咸鱼一家在九零》全本免费阅读.cc
“咋了老头子,这喜酒你还喝出不高兴来?”
上河村江家养猪场,高耀兰纳闷的看着江育武问道。
今天是江育武的大哥江育文家迎孙媳妇进门的日子,两家向来走得近,江育武一早准备好红包,高高兴兴的出门,结果半下午回来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江育武不说话,不过他不说高耀兰也知道,根子肯定还是出在她俩那让人不省心的小儿子身上。
想她们老两口要强了大半辈子,论起勤劳能干、敢想敢拼,村里谁提起不竖大拇指,且她们也确实拼出了一番事业。
作为三十年代生人,包产到户的政策开始实行时,江育武和高耀兰已经五十八岁了。
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村,这样的年纪大多数同龄人都开始养老了。老两口非但没有,还反其道行之,承包了村里二十亩的荒山。
当时消息一传出来,别说乡邻,江家本家的人都不看好,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人不能不服老。
然而无论周围的人怎么说,江育武和高耀兰就是不服,也用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有不服老的资本。
往村委交了承包费,拿到承包合同,老两口两耳一捂,在荒山上开垦耕地,移栽果树,种瓜种豆,好一通忙活,待度过前两年的投入期,便迎来收获。
从那之后,农作物的收成暂且不提,每年光靠卖苹果、梨、桃、杏、柿子、板栗这些瓜果,都是一大笔进账。
江育武和高耀兰的腰包很快鼓胀起来,以花甲之龄成为上江村数得上的富户,用实力让那些叽叽歪歪唱衰自己的人闭嘴,但老两口并没有安于现状。
在攒了几年钱后,江育武和高耀兰又填入大笔积蓄办起了养猪场。
到如今,老两口六十九岁了,日常除了侍弄山上那二十亩的作物瓜果,每天还要喂养上百头的猪,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干人。
为人父母如此,言传身教之下,子女一般也差不了,但偏偏,出现了二般情况。
*
江育武和高耀兰一共生有四个孩子,三子一女,分别是大儿子江远山,二儿子江远河,三儿子江远桥,以及小女儿江远梅。
其中,老大江远山头脑不如弟妹灵光,胜在为人踏实稳重,也肯听劝,紧跟着老两口的脚步承包了村后的水塘,靠着养鱼和种莲藕,勤劳致富,是村里第一批长住村里但在县城买上楼房的人,虽然只是付了首付。
老二江远河在四兄妹中学习成绩最好,大专毕业后进了县里最好的初中当老师,用村里人的话来说,既坐办公室,又是铁饭碗,教书育人,一等一的体面工作。
而老小江远梅读的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嫁了一个牙科大夫,如今已经是所在科系的护士长了,出息又孝顺。
唯独老三江远桥,和各有所长且积极上进的哥哥妹妹相比,他简直是江家、乃至整个上江村里结出的一朵奇葩。
江远桥从小就懒出了名,他的懒和别人的懒还不一样,他是一丁点多余的事情也不做。
比如奶娃娃时期,高耀兰会像很多家长那样站在几米外引导着孩子学走路,如果她空着手,江远桥绝不会往前迈一步,但如果她手上拿着饼干或糖果,江远桥便会以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扑进母亲怀里。
比如上学后,江远桥的考试卷子上永远只有一个分数:60分。你说他聪明吧,他只考60分。你说他脑子笨吧,他次次都能将分寸拿捏的如此精准,正好卡在及格线上。
再比如初中毕业后,江远桥没考上高中,江育武嫌他天天在家里晃荡着惹气,把人塞到大舅哥所在的建筑队里当小工,原是想让他吃吃苦头,使劲磨一磨这小子的懒性子。
谁能料到,江远桥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到工地报到的第一天就凭着有眼色会来事儿抱上了水电工师傅的大腿,跟前跑后的打下手,他在这方面也确实有天赋,学得又快又稳。
等江育武山上和猪场的事情忙完一段落,想起来联络大舅哥打听小儿子的近况,江远桥都快出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