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7 章 治理洛邑(2 / 2)

加入书签

待停留在洛邑的武安君、蒙武、王龁、王翦瞧见风尘仆仆前来推行新法的子楚公子与吕不韦后,两拨人快速完成了任务的交接。

武安君四人开始商量着在洛邑内外设立军事重镇的事情,以及等开春后接着率领大军往东逼近,顺势攻下韩国的荥阳,将其与洛邑连起来,设立三川郡的事情。

嬴子楚、吕不韦仔细查看过周人的户籍,了解完洛邑的情况后就也马不停蹄地着手处理起了庶务。

而后,周人们在连着听了大半个月秦人强制宣传的诸多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竹简后,他们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严肃秦人士卒的紧盯之下,一个个大家族被拆成了一户户一家只有几口人的小家庭,据秦人说,这是商君变法后,秦人家庭的特色。

等周人们分完家,改完户籍,周国各乡邑又被秦人们重新划分地域,像是秦国那般分成里、亭、乡,其中里长、亭长、乡长的任用都是让周人们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自己选出来的,在洛邑从上到下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组织。

周人们感到诧异极了,原本他们以为会是秦国的官吏来治理他们,未曾想到除了洛邑从周王换成秦王外,平日还是周人治理周人,头次瞧见“举孝廉”这种奇特的选官员的方式,不得不说,无形之中“霸道粗鲁”的秦人们在周人们心中改观了不少。

基层官员选好后,秦人竟然还重新丈量了土地,把洛邑内原先的“井田制”给废除变成了秦国的“阡陌制”,城中的木匠们还被组织起来,加班加点的按照图卷制作精耕细作的四种新农具,甚至还有秦人手把手教导周人们如何制作石磨,用石磨磨豆子、磨麦子,以及怎么收集冬日里的枯枝败叶和粪水制作堆肥堆,按时追肥的宝贵粮食增产方式。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后,春暖花开的时节,当贫苦的周人庶民们手中竟然从不苟言笑的秦人那里分到了属于自家的私田!还瞧见了亭长分到自己“里”的四种新农具,以及“乡”里的大型“麦粉加工场坊”和“豆制品加工场坊”,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堆肥堆!

周人们各个目瞪口呆的同时,眼睛都不禁湿润了,怎么都没想到周天子、两位周公没让他们周人过上称心的日子,反而是攻破他们城池的虎狼秦人,哦不,为了正义前来解救他们的秦人不仅让他们家中有地了,甚至管理他们的基层官员都是他们自己挑选出来各乡邑内品德优秀、德高望重之人。

周人们这下子是彻底把秦人们日日宣扬的话给记在了心里:[老

秦王真是一个英明又仁慈的国君啊!他是为了更好爱周人所以才把周国给灭了啊!]

待在洛邑内外的秦人士卒们即便神经再大条,也感受到洛邑内的氛围变了,以往总是一副被迫战战兢兢听他们宣讲的周人们,现在在听他们秦人大声宣讲秦国的诸多政策时,不仅听得更认真了,甚至秦人士卒在守城门时都有周人的小娃娃敢贴上来与他们说话了。

这可把一向在山东诸国的眼中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秦人士卒们给惊讶坏了,甚至一些年轻的秦人士卒瞧见洛邑女子送来的阵阵秋波时,还会羞赧的耳根子通红。

忙忙碌碌近三个月的嬴子楚与吕不韦行走在洛邑的街道上,看到不过百日的时间,这座极具内涵与底蕴的名城就又热闹了起来。

冬去春来,未曾在战争中被破坏的洛邑,此刻已经显露出春日的美景了,周人们纷纷开始重新做生意了,能做到与驻扎在城内的秦人士卒们和平相处了。

这放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连轴转忙了多日、身子整整消瘦了一圈的嬴子楚看着城内平和的样子,也不仅对着身旁的吕不韦感慨地说道:

“不韦先生,岳父说的话果真没有说错啊,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先前我们秦人虽然攻陷了上党,可是上党的庶民们宁愿冒着寒风背井离乡的跑到赵国,也不愿意待在原籍,甚至那一部分留在上党的原韩国庶民现在也没有打心眼里认同他们新秦人的身份,总想偷偷逃跑,可见之前咱们那般粗鲁的破城法子长久来看是行不通的。”

“新法在洛邑实行的挺好的,等以后咱们秦国实现大一统后,军功爵制度不适用了,举孝廉的选拔官员的方式刚好能顺利接上。”

吕不韦边听边点头,而后蹙眉道:

“公子,如今洛邑能顺利实行新法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乃是周人是住在天子脚下的,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周人们因为要遵循周礼,故而这洛邑城大多数庶民都多多少少认识几个字,能在周人内选出适合的基层官员。”

“可是普天之下,不识字的庶民实在是太多了,等以后秦人灭掉更多的城池,能在当地选出基层小吏还好,可若是选不出来的话就得从秦国增派小吏,可您也清楚秦国的情况,不韦担心若没有一个好的培养小吏与官员的法子,怕是以后等秦王一脉一统天下了,小吏不够用,天下的庶民们治理不过来,岂不也是要出乱子?”

嬴子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叹息道:

“唉,先生所思考的问题确实是在理的,无妨,等子楚下次给岳父写家书时会问问此事是否有解决之道,能让我秦人可以早早准备。”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乃是送九鼎和周天子入秦,大父已经来信催了好几次了。”

吕不韦笑道:

“是啊,公子洛邑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咱们离秦多日也是时候回咸阳了。”

“哈哈哈哈,对。”

……

“老师,老师,子楚公子的家书又从洛邑送来了。”

邯郸国师府内。

赵康平正带着两岁零五个月大的外孙看着布书学认字,就瞧见蒙恬又带着一卷竹简风风火火的从中院来到了后院。

自从便宜女婿到达洛邑后,原本一旬一封家书变成了五日一封,得啵嘚啵的将洛邑的事情大事小事都写在家书上,愣是让他人不在洛邑却真真切切地将洛邑的基本情况了解了个十成十。

他放下手中色彩斑斓的启蒙布书,伸手从蒙小少年手中接过西边送来的家书。

穿着一身绸布春装的政崽,一头茂密的黑色短发被母亲用穿着珍珠的红绳子在头顶上梳了一个小啾啾的发型,此刻正盘着两条小短腿儿腿坐在姥爷旁边,瞧见姥爷在接到蒙恬送来的竹简后眉头再次控制不住的微微拧了起来。

小家伙不禁探着小脑袋,满眼好奇地往竹简上瞧,刚刚开始识字的他,通篇从头看到尾,好家伙,只能从密密麻麻的墨字中认出来一个“父()”坛???“?⒄()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字还不少。

政崽忍不住错愕的往上挑了挑小眉头,连猜带蒙,只觉得这个名叫“子楚公子”的人真是长了一张极其厚的脸皮,经常给姥爷写信,为了粘上姥爷,竟然管姥爷叫“父”?!简直是一点骨气都没有!

他遂伸出小手指着竹简上的一列列墨字,看着姥爷奶声奶气地大声询问道:

“姥爷,这个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啊?”

赵康平闻言一愣,他还是头次听到外孙询问家书的事情,低头看着小家伙满脸困惑的模样,遂合上竹简对着小家伙笑着询问道:

“政,这信上写,如果有一日这天下实现大一统后,做事的小吏不够用,该怎么办呢?”

“那就多教些人,挑好的用不就行了?”

政崽瞪大丹凤眼,诧异地接话道,他万万想不到这般简单的事情,“子楚公子”竟然还要巴巴的写信送来问自己姥爷。

毕竟在小家伙眼里,他姥爷作为国师整日做的事情就是教弟子学问,培养人才的,快满两岁半的他实在是不觉得培养多多的小吏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政可真是聪明啊!”

赵康平被外孙脸上精彩的表情给逗乐了,用大手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笑得畅快,心中却明白嬴子楚头疼的是没有办法能让更多人识字,毕竟在没有造纸术、印刷术的古老时代里,“书籍”是贵族富户们的私藏,实在是太珍贵了!

未来培养官吏的事情好说,可是“迁九鼎入秦”这事却有点儿玄乎……

赵康平摩挲着竹简不禁敛眉深思,他隐隐记得史书上曾写,秦昭襄王时期,秦军攻破周国时,迁九鼎入秦的过程是没那般顺遂的,九鼎沿水路由周入秦,途经沁水时有一鼎落入水中,秦说是迁九鼎,最后实质上只得了八鼎,等始皇当政时还曾特意派人入沁水打捞丢失的那一个大鼎,可都没有找寻到,偏偏落鼎的位置后来出现了一个汉高祖,仿佛冥冥之中就有暗示一般,秦人能得天下,但是却缺了点儿东西,最终难以坐稳天下。!

()

</div>

<script>_ad_hf();</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