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红巾军合流(2 / 2)

加入书签

先跟着张三丰学习一段时日,等到他挂了之后再接手~

想明白了的韩山童,当即向着林道行大礼。

“谨遵明王法旨!”

林道真没骗他,若是他韩山童真能比张三丰活的更久,肯定让他接任。

前提就是,他韩山童能比张三丰活的久。

要知道,张三丰可是活到了永乐年间!

而永乐大帝,现在都还没出生。

众人的目光,全都下意识的看向了刘福通。

韩山童有了去处,你呢?

这边刘福通也是额头冒汗。

见着这一幕,本不打算现在就安排他们的林道,干脆顺水推舟。

“刘福通。”

“臣在。”

“罗贯中受命重厘商税,整顿商事。你去助他一臂之力如何?”

“臣~领命~”

儒家的本质就是愚民,将百姓死死锁在土地上耕种。

如此一来,方便管理与压榨。

毕竟百姓越蠢,就越是容易掌控。

看看那些文盲居多的红脖子,看看那些对任何有孔洞物体感兴趣的三哥,都是越蠢就越容易被控制的代表。

林道不同。

他并没有像是历史上绝大部分统治者那般,只将目光放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他的目光,落在了全世界。

欧罗巴的殖民,是以教派为先导,军队跟进。

林道不用教派,他选择以商业为先导,后续军队跟上。

商人商队,将成为涌向全世界的先导。

他对于商业,因此极为重视。

罗贯中现在就是忙碌此事,整顿元廷那些早已经腐烂不堪,全都是人情世故的商业,推动他们向外走出去。

留下人手兵马,在河南各地建立各级衙门,清缴各地山贼土匪,地主豪强,元廷余孽。

同时重编当地的红巾军,分发田地恢复生产生活。

他自己,则是带着大军继续北上。

自靖康之后,两河之地沦入膻腥之手二百多年了。

红巾军北上,当地许多人,都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再不北伐,南北之地的汉家子,都要成两个不同的种群了。”

“这些个胡虏,真是春风吹又生。”

“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等事情,必须彻底干净的解决掉。”

这边林道正在思索,只见蓝玉策马而来禀报“明王~”

“傅总兵已破冀宁路(太原)抓获蒙兀老弱妇孺众多,来电询问当如何处置。”

此时徐达与常遇春配合,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了山东各地。

之后按照林道的命令,冲入了河北之地。

林道自己,则是大军入河东。

兵分两路,一起收复两河之地。

担任先锋的傅友德,作战极为勇猛,攻势起来那就是势如破竹。

此时突然询问如何处置俘虏,倒是让林道有些诧异。

这不是早就有了成例的吗?

接过电文仔细查看。

这么一看,才知道是有了新的状况出现。

当地的晋商们,表示愿意出钱来购买这些老弱妇孺。

“晋商?”

虽说后世有不少帮忙洗白的,还拍电视剧啥的。

可但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晋商是什么样的存在。

一句话概括就是,战乱之时走私卖国。

他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李善长等人传阅“晋商,这是要做什么?”

虽说人品不咋滴,可李善长的能力却是非常出众。

略作思索,就给出了回应。

“明王,晋商们这是打算转卖去草原。”

“主要是发卖女人孩子,老弱则是添头。”

林道再问“草原上的部落,需要人口?”

“自是需要的。”李善长捋须而笑“女人孩子,无论是在哪儿,都不愁买家。”

“就连那些老弱,若是有亲属的话,也可以发卖给大都上都等地。”

“换来了牛羊马匹,卖给汉地的价值可高的多。”

“来回这么一倒手,就是一大笔的收入。”

这下林道听懂了。

这帮子晋商,真是什么生意都敢做,什么都敢往外走私。

“我记得。”林道略作思索“我曾下令,与蒙兀色目人勾结者,皆以通虏论处。”

“草原上的蒙兀人,难道就不是蒙兀人了?他们也是胡虏!”

“这些晋商们,想来是常年与草原上的部落勾连交易,这算不算通虏?”

李善长等人齐齐应声。

“算!”

“既是通虏,那就统统处置了。”

林道嘱咐蓝玉“你记一下。”

“蒙兀色目之众,高于车轮者斩。”

“附庸元廷之豪强地主出兵助纣为虐者,皆破其家,裂其族。”

“通虏之家,一并处置。”

“速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