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九章 内忧外患,不能停歇(1 / 2)

加入书签

画面里,几艘挂着龙国国旗的渔船正被两艘小日子巡逻艇围堵,其中一艘渔船的驾驶舱玻璃已被撞碎,甲板上的渔网散落一地。

渔民们举着竹竿和鱼叉与对方对峙,却被巡逻艇上的水炮打得连连后退。

“我国渔民始终坚守在自家海域,拒绝离开作业区域。”

主播的声音带着哽咽:“可就在刚才,一艘吨位较小的渔船被巡逻艇撞翻,小日子的海军不仅没展开救援,还发射水炮阻止其他渔船靠近。目前已有多名渔民丧生,还有十几人受伤,现场情况十分危急......”

“砰!”

宋忠猛地一拍餐桌,刚平复的心情瞬间被怒火点燃。

“这群小日子真是胆大包天!怎么行动这么快?我们才刚接到情报,他们就已经直接动手了?”

宋语嫣一脸茫然:“什么情报?”

苏皓沉声道:“从昨天被抓的那些小日子均是卧底口中得知,小日子打算最近联合鹰酱,争夺库岛的控制权。”

“他们疯了吗?”

宋语嫣看着屏幕里翻沉的渔船,眼圈瞬间红了:“哪里压根就不是他们的领土,他们凭什么来抢?又凭什么对这些无辜的渔民下手?”

苏皓眯起眼睛,拳头也紧紧的转了起来:“昨天他们那些军事卧底被捕的消息肯定已经传回小日子了,他们这是狗急跳墙。想趁我们刚截获情报,还没来得及防备的间隙,抓紧时间动手。”

“否则等我们布防完毕,他们就没机会了。”

苏皓眉头紧锁,心中泛起懊恼。

“沧澜号”驱逐舰的设计虽已完成,可打造出来至少要一个月,更不用说现在连正经造船厂都还没着落,耗费的时间只会更长。

没有趁手的舰艇对付鹰酱的航母群,接下来这段时间,龙国恐怕要吃大亏。

得赶紧想办法加快进度,可眼下连打造造船厂的地皮都还没批下来,光着急也没有用。

宋忠刚要开口,手机又响了,是装备司助手的紧急来电:“宋老,鹰酱第七舰队已经穿过马六甲海峡,正往南海方向移动,目标可能是库岛!”

宋忠挂了电话,脸色凝重如铁。

“这下麻烦了,他们是铁了心要掀桌子。”

......

与此同时,华东海域的岸边早已哭声震天。

渔民家属们接到消息后,疯了似的冲到码头。

年轻的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跪在礁石上哭得撕心裂肺,怀里的婴儿似乎感受到母亲的绝望,也跟着哇哇大哭。

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望着翻涌的海面直哆嗦,嘴里反复念叨着儿子的名字,最后一头栽倒在沙滩上,被旁人慌忙扶起时,眼里的光已经灭了——那是他唯一的儿子,昨天出门前还笑着说要给爹买瓶好酒。

孩子们不懂死亡的重量,只知道再也等不到爸爸回来,趴在母亲肩头抽噎,指着远处的巡逻艇问:“妈妈,爸爸是不是被那些穿白衣服的坏人抓走了?我们去把他抢回来好不好?”

“狗日的小日子!不得好死啊!”

“我男人跟你们无冤无仇,你们凭什么下毒手!”

“我家老头子打了一辈子鱼,就守着库岛这片海,他说那是我们龙国的地盘,寸土不能让!可现在呢?人没了啊!”

哭喊声、咒骂声混着海浪的咆哮,像一把把钝刀割在每个人心上。

这些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骨子里刻着对这片海域的执念,每次出海前都会对着国旗鞠躬,说要守好祖宗传下来的海疆。

可如今,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地方,成了亲人殒命的陷阱。

“光骂有什么用!”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个尖利的声音,说话的是个瘦高个,脸上带着一道刀疤。

只听他愤愤不平道:“小日子敢这么猖狂,还不是因为我们外交司太软!除了抗议就是谴责,拿不出半点真本事!要是早派军舰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哪会有今天的事?”

这话像火星掉进了炸药桶,立刻有人跟着附和:“就是!库岛是我们的地盘,他们凭什么在这儿杀人?到现在连个说法都没有,就派几个人来劝我们‘节哀’,这叫什么事!”

“我男人死了!除非能让他活过来,要么就把小日子全宰了偿命,不然这口气咽不下去!”

刀疤脸见众人情绪被点燃,趁热打铁道:“光在这儿哭没用!海军也不会把我们当回事儿的。”

“要我说我们就应该全都拍视频发网上去!或者到各个论坛把照片发布出去,让全国人都看看,我们的海军是怎么眼睁睁看着同胞被欺负的!”

听到这个提议后,人群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掏出手机拍摄,有人对着镜头泣不成声,有人举着渔民证嘶吼,还有人扬言要去京城信访。

没人注意到,那个挑事的刀疤脸悄悄退出人群,快步走进岸边一家豪华酒店。

酒店套房里,一个戴着宽檐帽的男人背对着他,手里把玩着一件瓷器。

刀疤脸谄媚地笑道:“老板,您瞧好吧,那群蠢货被我耍得团团转,视频一上网,保准炸锅。”

宽檐帽男人转过身,将一个厚厚的信封扔过去:“这是定金。网上闹得越大,你的好处越多。”

刀疤脸掂了掂信封,笑得见牙不见眼:“您放心,我最擅长干这个!保管让他们把矛头全对准军方,到时候就算想强硬,也得掂量掂量民意!”

宽檐帽男人冷哼一声:“最好是这样,记得也要小心点,别出岔子。”

“绝对不会!”刀疤脸揣好钱,乐颠颠地跑了出去。

很快,这些带着血泪的视频出现在各大平台,配上“海军不作为”“渔民惨死无人管”的标题,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