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2 / 2)

加入书签

马秀姑被逗笑了,回道:“我这样的相貌,能找着人家就不错了。”

她打开手上的布袋子,发现里头是五两碎银。

弟媳竟然给了她这么多钱,怎么使得?

她连忙把袋子还给弟媳。“淑英,你这是干什么?快拿回去。”

张善云知道现在是北宋仁宗时代,根据她“出生”以来这几年的观察,再根据大米价格换算,这时期的一两银大约折合人民币八百到一千块钱。婶婶给的五两银子,相当于一个五千块的大红包,够他们一家人吃用近三个月。

马秀姑手里的钱袋子到底还是没能还回去。

高淑英缩回手举到半高,马秀姑塞了个空。她高举手在面前搓着,哈着热气说:“你拿着吧大嫂。快过年了,给孩子们买点好菜吃。照哥儿书院里的食费,也得去结了,哪家哥儿读书是要从家里带饭食的?”

她的话说到了点子上,张升照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张善云看向她娘亲,果然看到马秀姑面上迟疑不决,又带着愧色。

高淑英说了一句:“医馆夜里还要守门,我先回了啊。”

她走到门边,拍了拍站在门口的张升照的肩膀,温声说:“照哥儿,等会儿去巷子口买些肉菜回来,叫你娘别亏待了妹妹。”

十五岁的男孩子,个子已经很高,又瘦,完全是一副倔强的少年的模样。

他也觉得羞愧。

父亲这样不好,老是要叔叔婶婶接济。

不过,等他以后考中了举人、考上了进士就好了,到时候再还给叔叔家。

最终还是没说别的,他只低声道了一句:“婶婶慢走。”

张善云被惠云拉到母亲身边,又被安置在小椅子上坐下。

二姐惠云拿起盆里的衣服,一边绞干水一边说:“娘,您去里屋歇着,衣服我来晾,一会儿我来做饭。”

张升照走过来,一声不吭的也帮着绞衣服。

张善云随即也站起来帮忙,从哥哥那里递衣服给姐姐晾。

马秀姑把手往衣服上揩揩干,说道:“娘不累。”

她面上带着笑容,“等开了春,要让惠娘和善娘也读书认字,学算术。”

这件事她考虑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打算趁过年时候去做帮工,攒够了钱再和两个孩子说,现在有钱了,索性说出来让孩子高兴高兴。

“东街的陆员外家请了一位老学究,在家给姑娘们上课。高婶婶想让娇姐儿也去听,陆家的夫人已经答应了,说只要给学究送束?就行,不另外收钱。现在有了这些钱,咱们家的束?也不用愁了。”

这一点让张善云很惊讶。

这样一个生在封建社会的女人,却有不输给现代人的思想,竟然会说出要让女儿读书识字的话。

张惠云正在晾衣服,头也没回地说:“娘,我不读书。钱你存着,家里用钱的地方多。”

马秀姑连忙否定她:“怎么能不读书?好人家的姑娘哪有不认字的。”

她明白得很,这个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