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此夜曲中闻折柳7(1 / 2)

加入书签

有了齐王的干涉,消息传得更快,天下粮商无不想把粮食运到渝州售卖。

经过半月发酵,渝州的粮价一度涨到了“斗米三百文”。

总多商人的涌入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消费,不知是否也算一种因祸得福。

估摸着差不多了,沈明渊没再继续高价收购粮食,而是压到了二十文一斗米。

富商们自然不干,心想莫非雁归真把自己当渝州地头蛇了,难道除了给雁归他们就不能自己卖吗?反正如今灾荒不愁没人买。

然而沈明渊反手将囤积的粮食全都低价抛售了出去。

二十文一斗米卖给百姓,这价格与白送没什么区别了,百姓们自然蜂拥而至,再无人光顾其它粮铺。

一开始其他人还不愿意降价,但谁也不知道沈明渊前期到底屯了多少粮食,只见他店外一天接一天排起长队,似乎总是卖不完。

虽是限量购买,但每家每户节省点,这些粮食也够他们吃好几天的了。

这下其他商会坐不住了。

雁归或许不是渝州的地头蛇,但人家好歹根基在这里,而他们甚至不是渝州人,如何能耗得起?

可刚想用一些见不光的手段,齐王便出面将雁归护得严严实实。

这下谁都看得出来他们的用意了。

据说这几日客栈的杯子碗筷花瓶等瓷器损毁率特别高,深夜时分还会突然传出怒骂声,细细听去,有四个字频繁出现。

“官商勾结!官商勾结!”

这还是第一次有商人骂“官商勾结”,可见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民不与官斗,商人再有钱也不敢和皇子对着干,非但如此,他们还得主动上门向齐王致歉,希望齐王宽恕他们针对雁归的小动作。

最终他们带来的粮食以一斗六十文的价格卖给了朝廷,齐王以赈灾款项收购。

粮食统一送到了雁归商会,交由雁归商会售卖,给百姓的价格依然是二十文。

从前赈灾款项花完了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成果,眼下这笔钱才花了一半,渝州之危便已构不成威胁。

事情传开之后,天下哗然。

不提朝廷内的大臣对齐王殿下此计如何惊叹,就连民间都是一片赞颂之声。

齐王本就不缺民心,百姓听闻过他温润仁善,这次更是直观感受到他的聪慧丝毫不输于他的品性。

一时间法华寺的香火都更旺盛了。

??能得齐王,是大胤之幸。

法华寺方丈早早看出这一点,说明他确有几分真本事啊!

*

云祈这段时间春风得意,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连一些家住在附近、致仕归家的老臣都专程拄着拐杖来访。

他总爱把沈明渊带上,好像这样就能多几分底气似的。

沈明渊也乐得配合。

跟在云祈身边,不卑不亢,神色从容,反而云祈对他格外以礼相怀,倒让许多人都知道了云祈有个极重视的幕僚。

但云祈毕竟是皇子,他奉皇命而来赈灾,如今事情办得好,他也该回京复命。

这天酒宴结束,云祈再一次向沈明渊提出邀请,希望沈明渊能和他一同返京,沈明渊依然拒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