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5血有余与不足的典型症状及高效补泻疗法(1 / 2)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全本免费阅读.cc

黄帝说血有余和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岐伯说:“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血”不仅仅是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液态组织,它更是滋养身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气、津液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基本生理环境。“血有余则怒”,可以理解为当人体内血液充盈过度,超过了正常生理需求时,可能会导致人体阳气偏亢,情绪上表现为易怒、烦躁。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理气血,使之恢复平衡,以防情绪失控影响健康。

而“血不足则恐”,则揭示了血液不足时,人体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恐惧。中医认为,血液具有濡养心神的作用,当血液不足时,心神失养,人容易感到不安、恐惧,甚至可能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

当邪气(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一阵突如其来的风雨)尚未与气血直接交锋,五脏也保持其固有的安宁状态时,这邪气就像是初入湖泊边缘的微风,首先感受到它的,便是那些最为细微、遍布全身的孙络。孙络,作为气血运行的最初分支,它们细密而广泛,是邪气最容易侵入的门户。但此时,由于五脏安定,气血未乱,邪气只能暂时滞留在这些细小的网络之中,无法深入。

然而,如果这股邪气持续存在并不断累积,就像是微风逐渐增强为狂风,那么孙络中的“水量”(可以理解为气血的充盈程度)就会因为邪气的压迫而达到饱和,甚至外溢。这外溢的“水流”便会顺着经络的河道,流入更粗大的经脉之中。此时,经脉中的血液就会因为这股额外的“水流”而显得滞涩不畅,如同河流在雨季时因水量激增而流速减缓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