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2揭秘虚实之间有余与不足的奥秘及其发生机制(2 / 2)

加入书签

实证,便是正气尚足,能够奋起抵抗邪气的状态。此时,虽然身体已感受到不适,但正气犹在,能够迅速调动资源,与邪气展开激烈斗争,因此病程往往较短,病情相对容易控制,甚至可能自愈。这正如一位勇士面对敌人,虽战况激烈,但凭借过人的勇气与力量,最终能够克敌制胜。

反观虚证,则是正气不足,难以有效抵御邪气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邪气得以乘虚而入,深入体内,导致病情缠绵难愈,甚至反复发作。虚证的治疗,往往需要更加注重扶正祛邪,即在祛除病邪的同时,加强正气的培补,使身体逐渐恢复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好比一个国家在经历战乱后,不仅要清除残余的敌人,更要休养生息,重建家园,方能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宁。

黄帝问岐伯:病属有余的情况有五种,病属不足的情况,也有五种。他们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说:五种有余和不足都是藏于五脏的。我们可以从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的角度来理解,这五种元素正是构成人体形神兼备、健康和谐的关键所在。

首先,心藏神。在中医理论中,心不仅是循环系统的核心,更是精神意识活动的主宰。心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反之,则可能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异常的症状。这里的“神”,既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涵盖了人的生命力与活力。

肺藏气。肺主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功能正常,则呼吸顺畅,气机调畅,人体得以吸入清气、排出浊气,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肺还参与宗气的生成与分布,宗气是人体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处于安静或休息状态时,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脏贮藏起来;而当人体活动时,肝脏又将贮藏的血液输送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