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7.揭秘阴阳之道圣人如何实践并保养身心?(2 / 2)

加入书签

岐伯的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对“法阴阳”理论的深入理解。在治疗上,需要根据阴阳失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调整,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关于“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行能也”这一问题,它涉及到了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平衡与疾病变化的深刻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阴胜则身寒”这句话。在中医理论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一方过强或过弱都会导致身体的失衡。当阴气过盛时,身体就会表现出寒冷的症状,这是因为阴气的性质是寒冷、静止的。

接着,“汗出,身常清”描述了阴胜时身体的另一个特征。这里的“汗出”并非指正常的排汗,而是由于阴气过盛,导致阳气无法固摄汗液,从而出现了异常的出汗现象。而“身常清”则可能指的是皮肤温度偏低,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是阴胜导致的身体寒冷的表现。

“数栗而寒,寒则厥”进一步描述了阴胜的症状。当身体寒冷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数栗),这是因为身体在努力产生热量以对抗寒冷。然而,如果寒冷过于严重,就会导致四肢厥冷,这是因为四肢距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

“厥则腹满死”是一个严重的病理转归。当四肢厥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腹部的气血循环,导致腹部胀满。如果此时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调理,病情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能夏不能冬”则描述了阴胜体质的人在季节变化中的表现。由于他们体内阴气过盛,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出现不适和疾病。而在炎热的夏季,虽然外界阳气旺盛,但由于他们体内阴气过重,所以仍然会表现出一些寒冷的症状。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行能也”是对整个病理过程的总结。它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