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供不应求(1 / 1)
《只因流年清浅》全本免费阅读.cc
清清楚楚的记得,我做出来的那猪蹄儿特招人喜欢爱吃,当年北大有一位教授,在中关村那儿住,经常是打车跑我那儿去买,但因为那时候做的少,所以总是供不应求。那教授还曾经给了我一张名片,跟我说让我肉一出锅就给他打个电话,他立马就过来,要不给我交一点定金也行,让我给他留着,我总以为他是在跟我开玩笑,因为我也没有电话,所以从没给他打过,后来好几次他来了都没有买到货,便跟我说,小伙子,我们家楼下有三家卖你这种酱肉的,但是吃着怎么觉得也没你做的肉好吃,所以我花十块钱打车上你这儿来,结果呢到这你又卖完了,还没买着,我又要花十块钱打车回去,来回打车都花二十块钱,也没买着肉多不值得。
因为我们做的货总是供不应求,经常是下午刚四五点钟一大盆肉就卖完了,人家六点下班再来买肉就见不着我的摊子了,好多时候我第二天上午刚到那儿,总有一些人过来问我说,小伙子,你昨天怎么没出来卖肉呢?想吃你做的肉了。我便跟他解释说,我每天都出来了,只是四五点钟就卖完了,所以回去的早了些。于是好多人都感叹着说,哎呀你怎么能收那么早呢,我说上午还看见你在这儿呢,等下午下了班再上这里来买肉,就看不见你了,原来那一大盆子肉都卖完了呀,你怎么不多做点啊,明天一定要多做些哈。还有些人担心下午再来就买不着了,便在早晨买完菜后,专程过来买一些放到冰箱里,好下午吃。因此我便一再要求二姐夫,每天多进一些货,再多煮一些出来,但二姐夫说,那毛茸茸的猪腿猪头太难收拾了,如果再弄多了,他就忙不过来了,根本也做不出来,因为那锅都快满了,要想多煮些的话,就必须再加层。二姐便提议,要不再请两个人来帮忙,到时候还可以再找个地方卖,她也可以出一个摊。
于是二姐夫便跑去劳务市场,以月薪一百二十元,找了两个信阳的女老乡过来帮忙,下午又抽空将那口大锅上面用砖和水泥加了几层,又和二姐一起,在附近某小区门口找了个摊位。
从此每天早晨,二姐夫骑个大平板三轮车,带着一位帮忙的老乡,上早市拉回来一大车猪腿猪头,他们几个抓紧收拾出来,再煮上满满的一大锅,我也将盛肉的大盆换了一只更大些的,待我拉走满满一大盆子之后,下午二姐再弄个小三轮,拉上一小盆,到附近那个小区门口卖上一阵子。
农忙过后的三姐,在家没有事儿干,也到北京来打工,后来便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从此我们这个由六名成员组成的小团队,每日都兢兢业业,努力的奋斗着。
可没过多长时间,寒冷的冬天便来临了,我每日顶着呼啸的小北风,一直坚持着没有松懈,但二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虽然她卖肉的地方,离咱们的根据地不是很远,但是天一冷厚衣服穿的多了,身体就显得笨拙了,那小三轮车她蹬起来十分吃力,只好由二姐夫每天将她送去卖肉的地方,肉卖完时再将她接回来,但是没坚持几天,二姐夫又感觉吃不消了,二姐便跟二姐夫说,还是我自己慢慢来吧。
可是在那次雪后没过几天,冰冻光滑的路面,使二姐摔了个大跟斗,三轮车也遭受了重创,那小盆肉和称都弄得七零八落的,还把二姐的脸摔肿了,腿也摔的一瘸一拐的,从那以后,二姐夫便不再让二姐出摊儿了,从此,就是我一个摊儿,支撑着我们有些庞大的一只队伍,直至春节放假回家。
由于前一年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所以确实我也很想念父母双亲,乃至家乡的一草一木,加之应父母的强烈要求,九三年年底临近春节,我又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
过完春节,当我再次准备上北京的时候,父母亲坚定的说,出去也可以,但必须把婚事办了,否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