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7商议(2 / 2)

加入书签

因为保存得当,人头的容貌清晰可见,即便皇帝没见过尹稚,这家伙在皇城经营了几个月,多得是人认得出他,怎样都抵赖不得。

最重要的是,杜宣缘在结尾公然向皇帝提出质询,一问皇城中是何人私放贼人;二问朝中大臣是否清楚此人乃是虏王之子;三问皇帝对这一切是否知情。

这份公文,贯彻了杜宣缘一贯表现出的正直无畏。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直接狠狠往皇帝的肺管子上戳。

??他就是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不管是尹稚实际的身份,还是尹稚被放跑这件事情。

毕竟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个域外宵小,就算淫祀之事真的是他犯下的,也不过死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平民,不值得自己这个作为大成之主的皇帝多加关注。

结果现在事实狠狠往他脸上扇巴掌。

当然,皇帝最难以容忍的还是底下人的欺瞒,特别是经过杜宣缘这几个问题的提醒。

放跑尹稚的人是谁、他清不清楚尹稚的身份?

如果这个人知道尹稚是谁,那他将尹稚放走的行为,是不是代表着在他大成朝内,有人与域外王室勾勾搭搭?

而杜宣缘在结尾“随口”提到陈涛对她的诘难也让本就多疑的皇帝更加疑心重重。

陈涛知不知道尹稚的身份?

杜宣缘明明立了大功,他为什么对这件擅自行动的小事大动干戈?

怀疑的种子一旦开始生根发芽,看什么事情都是疑点重重。

于是,便有了这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擢升。

定北军离皇城太远,皇帝对定北军的掌控也不足,正好杜宣缘这次有立功之举,她又是初来乍到,在定北军并无根基。

况且,实话实说,皇帝对这个总是和自己呛声的“直臣”,虽然厌恶有余,但还是有几分人品上的信赖。

所以虽然杜宣缘在公文中用公事公办的冷硬语气近乎诘问皇帝,可皇帝的一腔怒火全被引到那些欺上瞒下之人身上,反而对仗义执言的杜宣缘生出些好感。

皇帝便借此机会将杜宣缘擢升到定北都督的位置,以监督陈涛所为。

而在此之后,他才令陈涛坚守边境。

圣旨里也没几句准确的交代,只给出一个守住边城的底线,剩下的交给定北军自由发挥。

不过得到这个答案的陈涛没有多少意外。

他要的也是一个“自由发挥”。

最出乎陈涛意料的当然还是杜宣缘莫名其妙的晋升。

陈涛的神态管理做的不错,比起旁边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黄要善,他的神情只是微微一凝,随即面带笑容,在圣旨颁下后,更是立刻上前向杜宣缘道喜。

他们一番虚情假意的恭贺后,黄要善才反应过来,皮笑肉不笑的祝贺着。

相较之下,这些日子跟杜宣缘打了好几场的各营偏将军们就笑得真诚多了,只是他们心中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擢升犹有几分疑虑。

“庆贺”之后,自然还是要将目光集中在燃眉之急上。

陈涛将这一拨人,连同新鲜出炉的定北都督一并叫到公帐中,商量后边怎么应对整个北域的报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