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六章 好雨知时节(2 / 2)

加入书签

“打开厅门,”

汝阳王李?吩咐下人。

冬日起风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眼下的风非寒风,而是带着一股沁凉之意,这是雨水到来的前兆。

所有人的目光在此时望向门外,眼神期盼,希望这股清凉之风,能为长安带来一场好雨。

李?此时此刻也在望向厅外,农耕社会对于天气是非常依赖的,雨水不足,不单单他的日常口粮会受到影响,真正有切肤之痛的,是平民百姓。

因为他熟悉历史,所以知道华夏古代是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而行的。

第一个温暖期,是夏商与西周,紧接着便是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温暖期是东汉与西汉,第二个寒冷期是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温暖期,就是眼下的唐朝了,第三个寒冷期,就是五代十国。

这里面的规律已经很明显了。

史书记载,单是唐高宗时期,长安曾先后有3年无冰无雪无雨的冬日,整个唐朝时期,无水的冬天多达19次。

眼下冬至已过,小寒大寒过后就是立春了,而整个唐朝三百年期间,大雪奇寒的冬天屈指可数。

以眼下这个时节,就不要盼雪了,该盼雨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北边的游牧民族对当下的大唐,没有多大威胁,因为人家现在也是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有吃有喝,我自然也犯不着南下掠夺物资。

但是非常不巧,安史之乱爆发的年份,偏偏大唐和外族,都在经历一场短暂的小型寒冷期。

有时候大治与大乱,还真就是老天爷决定的。

厅内异常安静,大家聊天的声音也很小了,因为他们都想见到第一滴雨水,听到第一声雨声。

“下雨了!”

王维眼尖,位置又比较偏向于门口,所以第一个发现了降雨。

只见他兴奋的起身,跨过门廊,越过外廊,双臂伸展着望向天空。

起初,只是零零散散,渐渐地,雨水淅沥沥的落下,渐成瓢泼。

厅内数十人顿时欢呼,气氛也为之活跃起来。

人人起身,推杯换盏,庆祝着开元二十八年冬的第一场降水。

“下吧下吧”

王维浑身淋的湿透,兴奋的在雨中舞蹈着,焦遂、王缙、张旭、崔宗之等人,也随着跳入雨中,纵情高歌。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敬天、敬地。

在外宦游的杜甫,也回来了,今天就在,他要参加明年的科举。

大唐的科举,是五月报名、十月开考,所以他得提前准备一下,人家不需要举荐人,他是以河南巩县乡贡的身份参加科举的。

京兆杜氏小宗,河南巩县是他们家这一支的地盘,他爹还活着,在山东兖州担任司马。

不过杜甫得抓点紧,因为李?知道,他爹明年就要挂了,大唐律法明文规定,服丧期禁止参加科考。

几个人在外面淋成了落汤鸡,硬是被李宪给叫回来了:

“勿染风疾,不要仗着年轻就不爱惜身体,本王就是你们的例子。”

几人悻悻然一笑,赶忙恭祝宁王身体康健。

“今夜乃良宵,又逢贵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