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2晨曦金冕两章 合并(2 / 2)

加入书签

然而两个人却都没什么反应,他们目光直直地盯着她,像看一个智障。

姜暮喘不过气,一个小孩子想在大人面前撒谎已是不易,更何况对面是洞若观火的警察。

说多错多,谎话更要少说才是。

她只好把后面那句“图书馆目前对外开放,谁都可以有这个书签,不止我和张叔叔。”硬生生咽下去。

良久,两人还是没反应。

见两人还是不信她,姜暮突然崩溃,“我的剔骨刀也可能是被李舰偷走的,我……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可以找证据,一一验证我的话。”

………………………………………………………………

案发后,第八天,上午。

上午的刑侦科异常安静,卡位里空荡荡。

办公室烟灰缸里插满谢东抽剩的烟蒂,屋里烟雾缭绕。

谢东掀开搪瓷杯的杯盖,端起茶杯,吹了吹里面的茶叶沫,金骏眉淡成了白开水。

下了一夜的雨,窗玻璃斑斑驳驳,留下些雨点形状的尘迹。

天气燠热,安茜有些熬不住,撑着头眯着眼,左晃晃右晃晃,随即脑袋一栽,醒了,她揉揉眼皮,剥了个雪饼吃,精神了。

安茜反复翻看姜暮的口供,一下下按着油笔的笔帽,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谢东搓了搓脸,搓掉脸上的疲倦,他摸着自己的下巴,一个晚上没刮就长出厚厚一层胡茬,扎手。

这案子,也一夜之间变得同样棘手。

就在前一天晚上,在找到李舰的血衣后,他们的同事突然找到了打更老头,打更老头的口供直指姜暮,所以他们又半夜带回了姜暮。

客观上来看,李舰、姜暮、打更老头三个人都有嫌疑,又都没有嫌疑。

这听上去很矛盾,事实上也很矛盾。

首先,打更老头的口供有明显的破绽。

为什么他能清晰地记得10:30分和10:50分这两个时间点?

案发后他的突然失踪又是为什么?

他的关于两套校服的证词是否具有可信性?

其次,如果凶手是姜暮,那么姜暮的作案方法可能会遇到困难,她身高虽然符合凶手特征,但她如何抛尸呢?

从谢东见到姜暮的第一面开始,谢东便不觉得姜暮是真正的凶手,瘦弱的她连二十斤的书包恐怕都提不起来,又怎么能杀的了张文斌?所以一直以来对她的讯问多为试探和虚张声势。可是她为何会卷入这场凶杀案中?真相又是什么呢?

另外,打更老头的口供还指向张朝,难道之前对张朝的不在场证明审查哪里出了错?

不太可能。

张朝的不在场证明经过多方证人验证,可信度很高,这说明,当时穿着张朝校服的人,不是张朝。

那么穿着姜暮校服的人呢?难道也不是姜暮吗?

未必。

他的同事问过饭局上的人,都记不清张朝当晚穿什么,但大概记得姜暮那晚穿着厚校服,因为放了暑假,她还穿校服很奇怪,所以引人注目,但有没有画东西,没有人注意过,毕竟那晚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不速之客张文斌,以及饭局的主角姜源和李舰身上。

所以根本无法确定当晚在山上蓄水池边与张文斌吵架的人不是姜暮。

所以姜暮真的会是凶手吗?

不确定。

从姜暮被带来警局开始,谢东便怀着这样一份迷惑的心情,去讯问姜暮,他知道,不用些非常手段,姜暮不会说实话,而事实证明姜暮确实很有问题。

谢东打开文件夹,再重新审视对姜暮的几次审讯记录??

第一次讯问由他亲自进行,基本可以确定几个事实:

一、姜暮确实上过山,并且看到了张文斌的尸体,没有不在场证明。

二、书签极有可能是姜暮约张文斌在山上见面的强有力证据。

三、被画大便的校服确实是她的,同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和死者吵架的人不是她。

而后面的二次讯问可以得到的事实是??

一、在李舰那里找到的凶器剔骨刀是姜暮的。

二、姜暮无法证明10:00到10:50之间去了哪里,也就是说,还是没法证明与死者吵架的人不是她自己。

除此之外,姜暮的许多证词都非常模棱两可,“恰好丢了”,“恰好不知道”,“恰好忘记了”,所有的一切都这么巧合,真的有这么多恰好的事吗?

而且,姜暮的杀人动机似乎一直若隐若现,不止谢南说姜暮和一个男人暧昧不清,连张文斌的同事也说他跟个姑娘关系不清不楚。

所有信息集合起来,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更加困惑,如果真是她杀人,她又是怎么做到的?

而最后一次讯问,她竟将所有矛头都指向李舰,而李舰却在那之前便一口咬定是姜暮和张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