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镇国安定公主,公(2 / 2)

加入书签

新的一年在长安城中翻篇的时候,这里又会否有更多的变化呢?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该留意的事情,对他来说的头号要务,还是为安定公主建好那处公主府。

且等他……喝完这口酒,便即刻开始办事。

只是当酒壶到了嘴边的时候,他又忽然笑了起来。

方才他还将这东西顺手抄上当了来见阎立本的年节礼物,结果走的时候又是一个顺手,就被他给带出来了。

“去,和左相说一声,”李冲寂拍了拍随从,示意他折返回去,“就说我下次登门的时候再将礼物补上。”

阎立本听到这话信不信不管,反正礼数他是尽到了。

李冲寂也选择性地无视了在正月初五的朝会前,阎立本朝着他投来的白眼。

当陛下的诏令宣读于朝堂之上的时候,他也更无一点多余的闲情逸致去关心此事了。

那当先的一条,正是对于安定公主的加封。

“安定公主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遂有边境安宁,海内战歇,功在社稷。宜册为镇国安定公主,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①

李清月上前:“臣叩谢天恩。”

并不仅仅是李冲寂,当那“镇国安定公主”六个字砸在众人耳中的那一刻,能够维系住平静的,恐怕不是如同阎立本一般早早获知其中内情,就是真已到了凡事都看开的年纪!

镇国??安定公主!

这“镇国”二字的分量何其之重啊。

就连当年威望尤在皇储之上的秦王,都不曾能够得到这样的两个字。

就连为李唐出生入死的将领,也大多是在死后才能得到“辅国”这样的追封。

可现在,就是这样的两个字,落在了这位还不满二十岁的李唐公主身上!

而天皇陛下的诏令居然还不曾结束。

他努力压制住了几分面上的惨淡颜色,开了口:“自今日起,若朕病情再有反复,难以决断朝政,军国大事??兼取天后与安定公主进止。”

“陛下何必……”

李治摆了摆手,打断了礼部尚书的关切发问,“读另一份圣旨吧。”

他到底是为何会做出这样一条决定,又曾经和安定公主以及天后都发生了何种激烈的

碰撞,下面的这些人大概不可能知道。

他们只知道,这句“兼取天后与安定公主进止,是天皇陛下一边更进一步地确保了天后的位置,一边为安定公主的这个“镇国之名,做出了解释。

陛下病了,也很有可能会因为风疾的缘故活不长久。

那么与其等到突然倒下之后争权局面一团大乱,还不如先一步将这个决策权的归属给商定下来。

可对于同在朝堂之上的有些人,比如说霍王李元轨来说,陛下的这条诏令,却简直像是在往歪门邪道之上越走越远。

若真需要留有辅佐社稷以防动乱的重臣,纵然不能再像是先帝一般留下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祸患,也绝不能完完全全将其交到了女流之辈的手中!

眼下二圣临朝已是势不可挡,怎么还要多出一个镇国安定公主。

若非此前因为西藏都护的事情,他已经和安定公主起过争执,也见识过她在嘴皮子上到底有多利索,李元轨是真想站出来问问,陛下以公主预定为托孤重臣的决定,是否下达得过于草率了!

偏偏就是在他这义愤填膺、情绪激荡之时,他听到了随即响起的宣旨之声。

而这份圣旨的分量,竟是丝毫不在敕封安定公主为镇国公主之下。

应该说,还犹有过之。

只因那宣旨之人念出的,竟是这样的一句??

“门下:承庙祧之尊,固邦国之本,重其绪业,贞以元良,斯今古之通制也。乃者东宫旷位,巳涉月时……②

这话一出,朝臣之中原本还有些左右张望的动作,都在霎时间全部停了下来,各自面容正色向前垂首。

“庙祧之尊

这是要重新立一位太子!

虽然他们无法从陛下此刻的表现中看出,他为何会让那道镇国安定公主的敕封,放在了册立太子的诏书之前,不明白他为何要在让太子担当重任的同时,还先给出了那句兼取进止的话,但这大唐江山将有下一任储君,无疑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雍王宥孝敬忠,肃宽明惠,和遵保傅之言,佩经训之旨,友于兄弟,睦于宗亲……

李贤心头一颤。

早在一个多月前,父亲就曾经问过他,他敢不敢去做这个太子。

而现在,父亲并没有就这个问题重新对他发出问询,提前知会于他,但应当是对于他彼时的答复相当满意,于是有了今日直接将他立为太子的结果。

在原本上有兄长李弘的时候,李贤从不曾去想这样一种可能性,但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俗人。

这些对于“雍王李贤”的夸赞,都让他觉得自己在刹那间神游天外,听着那一个个字像是书卷落墨一般铺开在他的面前。

他险些忘记自己到底身在何处,只听到那一锤定音的话,在门下省官员的宣读中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宜册为皇太子,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礼官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李治的声音也像是就在他耳边响了起来:“太子,不要让我失望。”

从今日开始,就再没有雍王李贤了,只有太子李贤。

他必须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以满足父亲对一个太子的期望。

李贤郑重行礼:“臣定不辜负天皇所愿。”

这份重任,让他在起身之时险些将失态的表现流露出来,好在他终究还是平稳地站回到了朝臣的队列之中,也迎来了雍王府属臣的恭贺目光。

不过李贤很清楚,阿耶也曾经告诉过他,这些人到底是在恭贺他成为太子,还是在恭贺他们这些人自己能够自此成为东宫官员一飞冲天,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判断。总之,他千万不能轻易为这些人所挑动,做出于国事无益的事情。

他的太子之路才刚刚开始,绝不能操之过急。

“此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在朝堂之上宣布。”李治朝着下方众臣看去,徐徐说道,“天后有意成立珠英学士,修编一本名为《三教珠英》的文集。”

众臣茫然抬头。

这种修编文集的事情,说白了就和前太子修瑶山玉彩、现太子早年间修后汉书没什么区别,不过是需要从弘文馆中多找点人来打下手而已。

如果说在寻常的情况下,这件事单独拿出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可在前头那两道诏令有着如此惊人的分量之时,这件事就当真不太够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