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五院一阁求订阅(2 / 2)
“这......”
两人再次哑口无言,互相对视一眼,“大帅说的这些可是真的?”
鲁锦闻言顿时认真道,“你们看我像是在说戏言吗?”
李善长当即问道,“如何将海船航速提高一倍?若真能改造成功,是否船只造价高昂?”
“你看过公输秘典物理篇吗,力学的阻力那一节,只需要把现在的尖底平头海船,改成尖底圆头或者尖头,就能有效减小阻力,提高航速,船还是木头帆船,造价能贵到哪去?”鲁锦当即解释道。
“那糜烂数里的大火铳?”冯国用也眼冒精光的问道。
“也是真的,等拿下庐江县,我们自己炼铁之后,便要造这种......火炮。”
“那我没问题了,看下一条吧。”
李善长当即不再反对设立科工两院,反正只是一群工匠,又不能决定军政大事,而且还的确有些用处,那还反对什么。
冯国用也点头通过,这个科工两院,在鲁锦的描述中,就是一群不能参与政事的技术官,其实宋朝也有单纯的技术官,只不过是给皇帝画画搞音乐等艺术类的技术官......
接下来两人又看到文武两院,枢密院下设军政司,军令司,军备司,后勤司,军教司,一共五个司。
军政管兵籍,升迁调任,募兵,退兵,军功审核等工作。
军令司有点像总参,负责制定,发布作战命令,同时掌管信符印章,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
军备司负责研发制造武器装备,这没啥好说的。
后勤司掌管军资武库,平时给将军士兵发放俸禄,战时负责指挥输送后勤粮饷,顺便还管一下军事屯田。
军教司负责掌管军校,还有各地驻军的教育,军队内部的宣传工作,也归军教司负责。
两人看完之后,又开始皱起了眉头,其他的倒是没什么,主要争议点是军政司和后勤司。
一个武官人事任免权,一个军饷发放的财权,这是抢了吏部和户部的权啊?
李善长当即问道,“大帅,若枢密院军政司掌管军籍,升调,任免,军功,那这岂不是分走了吏部一半的职责?”
“对啊。”鲁锦点点头。
“文官为什么要管武官的任免?一群不知兵事的儒生,又怎知哪个将军擅长打什么仗?前宋为了解决唐朝的藩镇割据,矫枉过正,以文御武,致使屡战屡败,而致亡国,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李善长却当场反驳,“那由武官任免武官,若军政司结党营私,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导致藩镇重现,尾大不掉怎办?”
鲁锦当即又说道,“先生先别急,且细看再说,这枢密院的文官,他也是文官啊,只是不和政务院的文官交叉而已,再说藩镇割据,只需用流官武将即可。”
于是两人又仔细阅读说明,在鲁锦的筹划里,军队分为三种,分别是直属于皇室的禁卫军,主力野战军圣武军,地方驻防的内卫军。
其中内卫军采用征兵制,也就是义务兵制,强制从每个村征募壮丁,服役期三到四年,没军饷,但可以免限定额度的粮税,就像明代的士绅优免一样,只不过这是给士兵免税。
而且不是终身的,只在服役期间才能免税,还是固定额度的,比如一个士兵最高上限是一百亩,以免发生别人投献土地,主动当佃户逃税的情况发生。
内卫军为地方驻防军,假设一个百户村出十人,一个县几十个村,就能出一个营,这个营平时就负责出衙役,看监狱,军事屯田,还有城池驻防,管吃管住,没有军饷但是家里免税。
如果需要调动,调动多大规模,出县,出府,出省,都要向上报备和允许,只要外出打仗,就给一定的行饷,或者叫外勤补贴,平时不出所在的县,就不给军饷。
主力野战军的圣武军采用募兵制,也就是志愿兵制,这个是有稳定军饷的,服役期三到四年,可以民间直接报名,也允许退役的内卫军报名,军饷由国库发放。
禁卫军同样是募兵制,军饷由皇室内帑自己发,属于皇帝的绝对私兵。
同时不限制三军人员流动,内卫军退役后,可以报名参加圣武军或者禁卫军,同时还可以把禁卫军的基层军官,下放到圣武军做中层军官,野战军的基层军官,也能下放到各地内卫军升任。
如此一来,皇帝就能通过禁卫军,还有三军的军官流动,掌握全国的兵权,还不至于发生藩镇割据。
其实元朝也是这种玩法,元朝的禁卫军叫怯薛军,每一任皇帝登基,就会把怯薛军下放到地方夺权。
但元朝的怯薛军是军政大权一把抓,权力太大,比如宰相脱脱,就是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