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真相(2 / 2)
又是两年,沈暮已成为轩国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所谓树大招风,随着他名声越来越大,性子又耿直,仇家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跟着轩帝打天下的那些人,尤以封、裴两家为重。
最重要的是,轩帝对他的忌惮与日递增。
沈暮察觉到什么,为了保证妻儿安全,想让他们暂时回避到寒山寺,避免有人为挟持他而对她们不利。
他的想法没错,两年后事态果然一发不可收拾,有人传旨说他忠的是时渊而非轩帝,暗中公权私用,军中之人为他之命是从,只怕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话里话外,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有不臣之心,甚至早有预谋的把妻儿都藏了起来。
因为言者众众,轩帝本就疑心于他,便借势贬了他的职。
不过让事态发展一发不可收拾的是,当时九岁的时渊气恼不过,多次当面对那些老臣出言不逊,把他们骂的狗血淋头,还在轩帝面前多次为沈暮争辩。
当时的时渊毕竟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正是他的这番维护,才更触了轩帝的禁忌,让他下定决心除掉沈暮。
因为时道瑜当时就是武将出身,这江山是如何得来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不会容许第二个“他”出现。
他的确看好时渊,有意传位于他,可帝王的戒心如悬梁之剑始终高悬,他在位之时,绝不允许任何人做出威胁皇权之事。
无论是为了他自己巩固权势,还是为了时渊之后不会受人掣肘,沈暮都必须死。
因为提前洞察轩帝意图,危境之下,沈暮在众多手下护卫中九死一生逃到景国。
前脚他刚消失,后脚轩帝就传令他涉嫌叛国谋逆,悬赏缉拿他。
此罪名一出,沈暮便彻底回不去轩国了。
被自己护卫的国家抛弃,被自己效忠的国君诋毁。
兄弟死伤无数,丧家犬一般流落至他国,此番种种让沈暮消沉数日,好在许瑶一直在他身边,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她说:“这世上不是只有将军才能保家卫国,不是手握权势才能庇佑一方,像我们如今这样既有能力又不受束缚、在民间看的到众生百态的人,才最懂得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只要有那份心呢,就什么都拘不住我们。”
此后他们便合力组建了南阁,不论国家性别,收容了不少战乱中的遗民,在民间惩奸除恶,扬名天下。
就在他们都以为一切会这么继续下去时,变故发生了。
轩国一件大事传遍天下,自然也传到了沈暮耳中。
在沈暮离开后,轩帝封了时渊为太子,一是向众人表明,沈暮是沈暮,时渊是时渊,他处置沈暮绝不是因为要打击时渊,二是因为他确实很看好这个儿子,沈暮走后时渊彻底不管不顾起来,对谁都没个好脸色,封他为太子,也是想约束和安抚他及支持他的朝臣。
就这样过了两年,所有矛盾终于遮掩不住。
原来时渊在这些年里发现了当年大齐覆灭的疑点,几番查找线索,抽丝剥茧终于察觉那次的平乱,很有可能是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随着他查下去,牵扯到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全都身居高位,且是大齐旧臣。
其中为首二人,便是裴思坤和丞相封忠。
他的动作虽然隐秘,可还是被有些亲身经历过那次剧变的人察觉了,激起了轩然大波,触及了太多人的命门,险些引起新旧臣的对立。
可朝中上下几乎被老臣只手遮天,彼时的时渊自然无力与之抗衡,他做出了此生最后悔的一个决定。
因为太过急切想为师父报仇,想查清真相,他在没有完全了解实情的情况下,选择了相信轩帝。
向他秘密告发封忠可能与南诏勾结。
可他错了,大错特错。
这一举动,不仅把自己陷入无尽被动之中,再无翻身之力,还在不久之后,让自己最敬重的师父身陷囹圄。
原来自己的父皇不是像他以为的那样忠直。
原来他比谁都怕那件事被提及。
原来那件事背后真正的主使者,就是他的父皇时道瑜。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轩帝的逆鳞就是那件事,所以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他脑中只剩惊惧和愤怒,眼看时渊没有收手的架势,封忠联合朝臣不断上疏弹劾时渊种种离谱行径。
说他与沈暮本就是一丘之貉,如今种种皆是为了报当年沈暮之仇,还说如今沈暮行踪全无,都是有时渊在背后助他脱逃,两人上下勾连胡乱攀扯,所作所为让人细思极恐。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前朝流言蜚语有再生的趋势,轩帝龙颜大怒直接废了时渊太子之位。
不料军中将士有不少为时渊求情,几次三番触及轩帝忌讳,怒火中烧下,他竟直接下令派人将时渊送到德岭清醒清醒,非诏不得返回。
那是时渊的封地,但轩帝没反应过来的是,他无意中选派的人是裴思坤手下之一,这一决定险些把时渊害死。
因为无人弹压,这一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沈暮当然也听到了。
他惊怒交加、察觉到大事不好,时渊在路上定然九死一生,几乎没有多想,他立刻就决定要去救时渊。
救他的徒弟,他
↑返回顶部↑